我叫张贝尔,今年18岁,毕业于石河子第一中学。再过一个月,我将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你平时吃什么了,怎么跑得那么快?”记得上小学时,班上的男生经常这样问我。因为跑得快,小学四年级时,我被选入学校田径队。当然,从小就要强的我也是为了证明,女孩子能比很多男孩子跑得快。我日日刻苦训练,在八师石河子市举办的夏季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学校体育教师苏锦军找到我:“你愿不愿意加入学校女子足球队?冬天就能参加比赛。”一听有比赛,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这便是我足球生涯的起点。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足球训练,脚触到足球时的紧张与激动。我不知道如何玩转足球,却又渴望掌控它。经过不懈努力,临近比赛,我总算控制住它了。
时间一晃到了比赛日。那天,雪下得很大。我和队友们8时就在校门口边踱步边哈气,等待校车来接我们,前往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的赛场。
走进赛场,紧张感在我心中蔓延。等到我们队上场时,时间已到了中午,紧张的情绪一直影响着我,直至我站在球场上。哨声一响,比赛开始,我和队友们拼尽全力在足球场上奔跑。比赛结束,我汗泪俱下,因为我们输了。
这时,苏老师示意我跟他走。随后,我见到一位神情严肃的老师,他是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的体育教师马新明,他询问我各种信息后,留下一句:“明年5月,你再来这参加初试,到时我会提前联系你。”
很幸运,我通过了初试,那年我正好小学毕业。那个暑假,在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的绿茵场上,我与其他队员一起参加足球夏令营的集训。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足球场上热浪翻腾,我们从10时训练到13时,又从16时训练到20时,每日都要接受毒辣太阳的炙烤。即便如此,我们没有轻言放弃。
为了专注训练,并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我们只有周日可以玩手机。整日超负荷的训练,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可这似乎还远远不够,偶尔的核心力量训练,一次就是近10公里的限速跑……我们一次次挑战着自己。
我和队友们参加了2019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与各省球队比赛时,大家都拼尽了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取得了好成绩。
记忆中,上初中后,我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每一个寒暑假,都要参加集训。无论天气炎热还是严寒,即便受伤无法上场,我也会在绿茵场旁观看比赛,积累战术经验。我想,这就是足球精神吧。
(张贝尔 口述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秀 通讯员 周国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