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为“两山”转化注入更强动能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4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金观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生态环保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以更大力度做好“两山”转化文章,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含金量、塑造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夯实“两山”转化基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生态系统是各要素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治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难以支撑高品质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一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另一方面,须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制定跨区域、跨要素的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规划,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破解转化中存在的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瓶颈,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生态资源增值增效的关键环节。多地积极探索,通过建立碳汇交易平台、“两山”银行等形成了“生态+”复合产业、生态金融、市场化交易等多种模式。随着数字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可以加强“两山”转化科技支撑,以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生产、核算、管理各环节,建立全要素、全链条覆盖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运行模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完善“两山”转化制度保障,汇聚各方力量打出生态富民“组合拳”,让“两山”转化动能更强。近年来,一系列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创新成效亮眼。《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去年6月正式实施,推动我国建成世界上投入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山川河湖治理和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未来,要持续强化法治保障,抓好落实,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多方主体通力协作的乘数效应,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靠山。

山河万里生生不息,绿水青山活力涌动。站在新起点上,要坚持久久为功、协同发力,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