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志伟 马晓敏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江西瑞金发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第一份抗日檄文,标志着我们党及其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公开对日宣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率先扛起抗日大旗的历史担当。
民族危亡时刻的正义宣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中国军队,随即进攻中国驻军,之后数月东北三省相继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九一八事变爆发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兵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暴行,要求日本立即撤退在华的一切海陆空军。之后,中共中央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连续发表宣言、决议、文告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严重危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鲜明立场。
1932年1月28日,日军悍然进犯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彼时,毛泽东卸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请病假在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毛泽东虽然正在养病,但始终关注中日战争发展态势。当他从报纸得知日军在上海的暴行后,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抱病起草了《宣言》,愤怒控诉日军“用飞机大炮屠杀中国人民,焚烧中国房屋”的滔天罪行,代表新生的苏维埃红色政权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1932年4月21日,这份宣言在《红色中华》报公开发表,经进步报刊转载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唤醒全民抗日的正义火种
《宣言》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各界群众纷纷要求抗日。1933年2月,北平、天津、上海各界人士在北平集会,宣告成立东北热河后援协进会,抗日救国成为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呼声。同年3月,国民御侮自救会在上海成立,会长宋庆龄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呼吁“中国的一切男子、一切妇女与一切的青年,尤其是工人、农民、学生与义勇军一齐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进一步加强对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优秀干部奔赴东北,组织领导东北民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夏,中央苏区革命互济总会开展了“募捐3万元援助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苏区军民慷慨解囊,募集了一批抗日经费和物资。
在民族危亡之际,国民党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下,冲破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毅然走上抗日救亡道路。1933年5月26日,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于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7月初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察北四县,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振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宣言》犹如黑暗中的一粒火种,点燃了全国各族人民抗日反蒋的爱国热情,使人们认识到只有联合一切力量共同抗敌,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宣言》所倡导的联合抗日理念,为此后《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治主张,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作了重要准备。
(据《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