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兵团工业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行稳致远,更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近日,位于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瑞辰伟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厂区内一片繁忙景象,5辆货车经过装车、检查后,满载产品驶往哈萨克斯坦,这是二师铁门关市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内镶贴片式滴灌带设备首次大规模出口中亚市场。
“我们提供从设备安装、操作培训到售后维保的‘一站式’服务,还特意开发了多语言操作界面,组建本地化技术支持团队,确保设备能出口、用得好。”该公司总经理柯菲菲告诉记者。
记者从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兵团绿色化工、纺织、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实现快速增长,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此外,兵团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也取得新突破,截至6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420家,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工业项目加速推进
8月21日,在位于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中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煤制活性炭及炭化尾气联产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全力抓工期、赶进度。
该项目一期总投资约9亿元,新建年产6.6万吨活性炭及炭化尾气联产10万吨液化天然气装置及配套设施。
今年,兵团立足资源优势,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和重要生产要素协调保供,持续提振工业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提质增效。1至6月,兵团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4.9%,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6%。
抢抓三季度施工黄金期,连日来,位于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臻薏纺织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锦纶长丝生产线配套机包纱、加弹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塔吊转动不停,工人往来穿梭,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项目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
“这是新疆首个规模化锦纶长丝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5.8亿元,预计9月中旬设备进厂安装,12月底完成调试。”新疆臻薏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全志介绍,项目建成后,将降低园区纺织业企业原料采购成本,稳定锦纶产业供应链,为一师阿拉尔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兵团工信系统把“战高温、赶订单、促生产、保安全”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重点项目调度机制,指导各企业和在建项目调整生产要素、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全力保障一线工人身心健康,确保高温季节企业生产与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据统计,兵团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共有469个,今年计划投资752.61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315.94亿元,项目开复工率达81.3%。
智能工厂提质增效
8月22日,记者走进六师五家渠市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气车间配电室,一台巡检机器人正沿着轨道对10千伏开关柜进行认真巡检。
“这款搭载5G传输模块的机器人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哨兵’,能实时采集开关柜温度、运行电流、电压等关键数据,一旦捕捉到异常便会立即预警,为安全生产筑牢防线。”该公司电气车间技术员宋元功指着机器人自豪地说。
这样的工业智能场景,如今在兵团日益增多。前不久,兵团2025年度5G智能工厂名单正式公布,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睿格纺织有限公司、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越隆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上榜。
新疆越隆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流程智能化升级令人瞩目,其5G技术已渗透固废处理全链条: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如同“神经中枢”,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料的运输、分选与投料数据,以毫秒级速度回传控制中心;智能机械臂听从云端指令,精准配比原料;无人车在精准调度下往来穿梭,自动转运成品建材……如今,该公司年综合利用的510万吨工业固废中,90%以上依靠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吃干榨净”。
建设智能工厂,兵团不搞“一刀切”,而是按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分层推进实施。《兵团5G智能工厂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每年认定20家左右的兵团5G智能工厂,力争三年内累计培育60家左右的标杆企业,通过梯度培育机制,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和标准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智改数转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5G智能工厂建设的同时,今年将组织100家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同时推进20个总投资257.59亿元的新型技改项目,通过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工作,培育行业技改示范标杆,让智改数转成为企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