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推进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王伟进 付伟

发展慈善事业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重要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慈善捐赠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环节,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慈善捐赠通过社会志愿机制调节财富分配,有利于兜底保障民生底线、促进消费社会的形成,也是优化治理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从个体角度看,公众捐赠意识不断提高,捐赠参与率快速提升,捐赠内容更多元,捐赠获得感增强。从社会角度看,捐赠规模持续增长,慈善服务组织不断壮大。着眼未来,我国慈善事业还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更好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可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营造人人参与慈善的文化。重点是注重慈善价值观的早期培育,加强校园慈善文化培养力度,将慈善文化与通识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大众媒介的舆论引导,注重对慈善典型人物和身边案例的宣传,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慈善观。完善慈善捐赠人权利保护制度,明确捐赠自愿权、知情权、撤销权、隐私保护权,畅通慈善捐赠人的救济渠道;二是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重点是根据现有法规落实细则,扩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范围,适当降低慈善组织获得税前扣除资质的门槛,简化退税和异地认定流程;三是扎实推动慈善捐赠公开透明和合理使用,明确慈善组织违反信息公开的惩罚措施,引导慈善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帮助判断捐赠方慈善目的,筛选执行方和受益方,加强对慈善捐赠资金的跟踪监督,提升慈善捐赠绩效。

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人公益、指尖公益、随手公益”正引领社会文明新潮流,公益慈善与数字技术“双向奔赴”,将让善意传递得更远更广。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公益慈善深度融合,开发多元的“互联网+慈善”项目,并在传统捐钱、捐物的公益慈善模式基础上,探索创新出行走捐、阅读捐、消费捐、积分捐等丰富多彩的“行为公益慈善”,让公益慈善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进一步提高捐赠者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形成慈善事业人人可为、人人乐为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有效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