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抗战时期的苏联援华航空队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7版: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开科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鹰击长空”、阻击日寇,许多飞行员献出宝贵生命。1937年11月至1941年初,苏联援华航空队支援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感人事迹,彰显了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也是两国携手反法西斯的生动写照。

苏联向中国派遣援华航空队的达成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政府积极向苏联求援。苏联的基本战略目标是采取一切手段,避免陷入德、日东西夹击的困境,为此,苏联决定“援华抗日,保家卫国”,积极推动中苏战略合作。而中国的基本战略目标则是采取一切手段,增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力量,避免亡国,为此,努力“争取苏援,保家卫国”,积极呼应中苏战略合作。

在苏联的主导下,中苏两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谈判,于1937年8月21日成功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签署表明中苏两国已经结成了“准军事同盟”。随后,以该条约为政治基础,苏联开始实行有偿的秘密军事援华行动。9月下旬,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侦查局和空军干部管理局联合组成“Z行动分局”,专职负责秘密军事援华的事务。苏联秘密军事援华Z行动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发放信用贷款便于中国购买苏制武器(飞机、坦克、火炮、枪支弹药等)、援建中苏交通线即中国西北国际通道便利运输华购武器、派遣各类军事援华人员(如各兵种军事顾问、援华航空队、军事转运人员)等事务,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援华航空队,苏联先后向中国派遣了2000多名援华航空队员。

为中国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苏联援华航空队的战绩有显性和隐性之别。显性战绩就是众所周知的苏联援华航空队驾驶战机直接参战,大量歼灭日本陆海军及其航空队的有生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

苏联援华驱逐机航空队入华首战发生在1937年11月21日,是日,20架日机袭击南京,刚入华的苏联援华驱逐机航空队7架И-16升空截击,击落了2架日机。22日,苏联援华驱逐机航空队再次在南京上空与日寇激战,优秀飞行员涅日丹诺夫牺牲,成为苏联援华航空队首位空战烈士。此后,苏联援华驱逐机航空队与中国空军联合出击,参加了南京空战、南昌空战、武汉空战、洛阳空战、衡阳空战、保卫大后方(大西北和大西南)空战等,共击落敌机近200架。

在空战中,苏联援华航空队员英勇善战、无畏牺牲,涌现出诸如古边科、布拉戈维申斯基、金角罗夫等一批英烈。在1938年2月的武汉空战中,苏联援华航空队被中国百姓称为“正义之剑”。4月29日,日军派飞机54架袭击武汉,中苏空军出动64架战机截击。下午2时30分,双方战机遭遇,发生激烈空战。最终中苏空军击落日机21架,自损12架,获得空战大捷。援华航空队员乌斯片斯基大尉、舒斯特尔中尉,中国飞行员陈怀民等英勇牺牲。

1938年2月23日,为了纪念苏联红军节,中苏空军联合袭击日军台湾松山机场,炸毁日机40架,焚毁2个仓库和够用3年的燃料储备。此外,苏联援华轰炸机航空队还在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等重大战役中,轰炸敌人的防御阵地和交通要道,炸死炸伤大量日军,配合了中国陆军的进攻和防御,为中国抗战立下功劳。

至于苏联援华航空队的幕后隐性战绩则鲜为人知。在苏联秘密军事援华Z行动中,苏联援华航空队帮助中国重建和修缮防空网点,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国空军的防御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在淞沪抗战后中国空军损失殆尽的危机形势下,为了让中国空军及时掌握苏制战机的操作技术,苏联援华航空队员采取战地临时培训、航空基地短期培训、航校短期全日制教育(如伊犁航校等)等各种方式,积极培养中国空勤技术人员,给中国空军及时补充有生力量,维持了中国空军的新陈代谢。(据《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