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良制护航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0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今年我种的小麦平均亩产840公斤,这几年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奇台农场二十五连职工刘春兰满脸欣喜地说,“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明年平均亩产力争突破900公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兵团从培育“好种子”入手,自主选育的“新冬52号”“新冬55号”等高产优质品种成为小麦种植主推品种,覆盖率达88%,从源头为粮食增产筑牢根基。

今年,兵团发布农业主导品种12个、主导技术4项,并指导各师市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展示和指导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

同时,各师市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方法:一师阿拉尔市推广冬小麦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冬小麦平均亩产676公斤,其中,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面积达16.25万亩,平均亩产800公斤以上的面积达3.27万亩;四师可克达拉市主推小麦缩行增株主茎成穗高产栽培技术和玉米“奇台农场模式”,冬小麦平均亩产达553公斤,较上年增加44公斤,高产创建示范田平均亩产达900公斤以上。

通过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兵团让有限的土地释放出最大潜力。

“今年,我们制定印发《抓典型破纪录夺夏粮丰收行动方案》《滴灌冬小麦大面积亩产700公斤以上栽培技术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小麦单产目标与实现路径。”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兵团已建成5个国家级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打造45.9万亩各级党政领导小麦指挥田、50个万亩小麦高产片、10个十万亩高产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让高产经验变成“普惠成果”。

科技服务联动:四级体系织密助农网络

接连几天,七师一二三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李小峰相继走进好几个连队的玉米地,为种植户讲解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学了这么多实用的田管新技术,今年我有信心比去年增产100公斤!”九连玉米种植户丁谊暄信心满满地说。

“过去种地凭经验,现在靠技术。”这是兵团许多职工群众的真切感受。

今年,兵团全面启动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组建由农业科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和连队特聘农技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构建起“兵团—师市—团场—连队”四级联动体系,确保技术到田、服务入户,推动形成覆盖全兵团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上半年,兵团累计动员各级各类农技人员30835名,组建专家服务团队150余个,开展技术培训570期,培训农工133万人次,力促1532.85万亩农作物丰产丰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依托四级联动的农技服务体系,兵团实现了农业连队科技服务全覆盖,真正把科技助农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了田间地头。”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筑牢粮食生产“防护网”,防灾减损不能“缺位”。兵团制定专项防灾减灾方案,分灾害种类、作物类型明确应对预案,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信息,一旦遭遇冰雹、洪涝等灾情,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赴灾区指导救灾;加强病虫害防控,上半年发布12期病虫害信息,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2%以内,以“主动防御”守住丰收成果。

从良种选择到田间管理,从技术服务到防灾减灾,制度护航渗透到了兵团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全周期。

仓廪实而天下安。以制度为基、技术为翼,政策为引、服务为桥,兵团用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将沙漠边缘的“干渴之地”打造成丰产粮仓,为端稳“中国饭碗”持续贡献兵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