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和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系列抗战题材电影相继上映。《东极岛》以其独特视角和深刻人性刻画,在这批作品中脱颖而出。这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不仅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救援壮举,更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光辉品质。
影片讲述了1942年“里斯本丸”事件的震撼故事。一艘载有1834名英国战俘的日本货船被美军潜艇误击后,日军为掩盖罪行,竟将战俘舱封死,企图让1800多条生命随船沉没。危急关头,东极岛的渔民们秉持“海上有难,必救”的信念,倾巢而出,在惊涛骇浪中救起384名英国战俘,为他们提供庇护。
电影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真情。阿赑的一腔赤诚、阿荡的至纯至善、阿花的倔强果敢、吴老大的深沉坚韧、保长从隐忍到爆发的心理转变,以及教书先生那句“跪久了就不能站起来”的台词,发人深省。尤其在“里斯本丸”船体断裂时产生的虹吸效应带来巨大危险之际,渔民们团结抗险的场景,将中国人的集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去图书馆借阅过相关书籍,比如《东极之光》《里斯本丸悲歌》,里面记载着丰富翔实的资料。《东极岛》这部电影基本是根据事实改编而成。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对历史事件的改编存在一些争议,但这些争议似乎忽略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与纪录片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所有伟大的历史题材艺术作品一样,《东极岛》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精确复制了每一个历史细节,而在于它能否唤起我们对历史本质的思考。
电影《东极岛》最震撼人心的,是它展现了人性最本真的光辉。渔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援异国战俘,这种超越国界和种族的壮举,与日军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也成为正义与邪恶最生动的诠释。影片告诉我们:在黑暗的历史时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的这句诗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东极岛渔民的精神境界。《东极岛》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铭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和平,珍爱和平,奋斗不息,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复上演。我想,这才是《东极岛》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