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芸
新年的钟声敲响,为三师图木舒克市拉开了新春的序幕,整座城市化作欢乐的海洋。街头巷尾,一场场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接踵而至,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密集的锣鼓声穿透空气,响彻新春佳节的每一寸土地,将浓浓的年味烘托得淋漓尽致。职工群众沉浸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中,满心都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来自三师五〇团夏河镇的郭少莉行进在表演的方阵中,指挥着威风锣鼓队,这是郭少莉第六年参加春节社火表演。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现场呈现一派喜庆祥和的闹春景象。
郭少莉是五〇团夏河镇居民,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化妆品店。她打小就热爱文艺,六年前,听说团里要组建威风锣鼓队,郭少莉积极报名,从此与威风锣鼓结下了不解之缘。“2019年5月,团里从山西霍州请了2位老师,当时我也参加了威风锣鼓队,没想到会成为队里的指挥。”
威风锣鼓是一种独特的打击乐艺术形式,由锣、鼓、镲等乐器共同演奏,鼓声如雷,镲音清脆,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演奏形式多样,艺术特色鲜明。
“威风锣鼓曲牌里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乐器,每一种乐器,都有它的魅力和演奏技巧,讲究的是各乐器的密切配合。来参加的学员都是文艺活动爱好者,农忙过后大家就聚在一起练习。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打出咱兵团人的气势,让威风锣鼓的声音,成为兵团精神的生动注脚。”郭少莉介绍说。
起初,郭少莉在威风锣鼓队打锣,但队里缺一个指挥,她就跟着老师从零开始学习。不久后,授课老师便返回山西了。为了让锣鼓队能更出色地表演,郭少莉就上网自学,跟着视频练习。后来团镇为提升锣鼓队水平,陆续邀请专业老师前来培训。每次培训郭少莉都不会缺席,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她巧妙地将所学技巧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指挥风格。
威风锣鼓队的队员们大多是来自团镇或者基层的职工群众,郭少莉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队员们讲解锣鼓乐表演要点,大家听得认真、学得仔细,一招一式地练习,以饱满的热情紧跟她的步伐和口令,反复揣摩练习,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队员们相聚一起,打起鼓来、敲起锣,威风锣鼓成为大家共同的热爱。训练虽然辛苦,手上会磨出茧子、会肌肉酸痛,但每一次练习大家都不遗余力。过去几年间,郭少莉凭借对威风锣鼓的热爱与执着,积极投身推广,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先后有600余名文艺爱好者被吸引而来,参与到威风锣鼓的表演队伍中,共同奏响了传承与发展的激昂乐章。
激昂的鼓点、豪迈的节奏,威风锣鼓,这一拥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它不仅展现出古老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通过表演者的身姿和气势,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尽情传递。
近年来,团镇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曾经这里仅有一支威风锣鼓队,在团镇的扶持下,如今已发展壮大为一支规模达300余人的社火表演队。表演内容也日益丰富,除了威风锣鼓这一传统保留项目,还增添了舞龙、舞狮、腰鼓、秧歌等多种民俗表演形式,每一种都独具特色,为群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说起未来,郭少莉满怀期待,话语里洋溢着热忱:“团里为我们提供了乐器服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表演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威风锣鼓我一定会坚持打下去,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训练虽然辛苦,但看到表演队不断发展,大家因文化活动凝聚在一起,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