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龙
临近春节,大街小巷年味愈发浓郁。年味从精心准备年货拉开序幕,热闹非凡的街道,人头攒动的市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浓浓的烟火气,过年独有的味道缓解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的疲惫,给大家一种放慢脚步的轻松感。
春节期间,大家难免会走亲访友、宴请聚餐,吃得好了,欢声笑语多了,年味自然就浓了。春节是欢乐喜庆的日子,也是考验个人作风的时候,只有守住廉洁过节这道关隘,从“心”出发,筑牢防线,才能让年味更有“廉味”。
说起“廉味”,让我想到了小时候除夕晚上父亲给我讲授家谱的事。“国正天心顺,朝端世道清,晓以知情理……”父亲悠然诵读着,我暗自对照着家谱查爷爷、父亲和我的名字。
父亲告诉我,我家讲究以国为重,知道德、守清廉、晓事理,当时年少的我体会不了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也只是竖着耳朵,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现在想来,父亲选择在除夕讲授家谱,大抵是想以祖上的荣耀鞭策我求知上进,知廉崇德。
春节本是亲情汇聚、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精彩纷呈的春晚,诉说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憧憬着新的一年。这份亲情的温暖,是春节最珍贵的礼物。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不良风气却悄然侵蚀着这一传统节日。一部分人将春节当作拉关系、走后门的机会,打着拜年的幌子,送礼拉关系,个别人经不起糖衣炮弹、软磨硬泡,就坡下驴、心安“礼”得,最终倒在“礼尚往来”的温柔陷阱中。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观念深深植根于华夏文化之中。古人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格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古有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不徇私情,不畏权贵,以清正廉洁的形象流芳百世。他在世时,严惩贪官污吏,极力为百姓伸张正义,其廉洁之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今天,有无数优秀的同胞,秉持廉洁奉公原则,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一心一意办实事好事。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时刻,廉洁更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廉洁关乎着个人的声誉与家庭的幸福。一个小小的贪念,一次违规收受,都有可能如同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它不仅会让个人名誉扫地,还会让家庭蒙羞,幸福美满的家庭可能因为个人一时的不廉洁,陷入困境。亲人失望的眼神,孩子迷茫的神情,都将成为无法抹去的伤痛。相反,坚守廉洁,我们能给家人带来安心与自豪。让家人在走亲访友时挺直腰杆,充满自信。
春节是社会交往的高峰期,人们的行为举止是互相影响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春节期间坚守廉洁底线,拒绝不良风气,那么这种正能量将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整个社会将充满正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纯粹、和谐。相反,若任由送礼受贿等不正之风在春节期间蔓延,社会风气将被污染,公平正义将受到挑战。
百节年为首,为官廉当先。守得住“廉关”,才能过得好“年关”。春节来了,让我们怀揣着对廉洁的敬畏之心,珍惜亲情,守护家庭,净化社会风气。让清风吹遍每个角落,让春节拥有最本真的模样,充满温暖、欢乐与祥和。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廉洁书写新春的美好篇章,给新的一年一个清正廉洁的开端。因为,只有坚守廉洁,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才能真正迎来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