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蛇年趣话蛇联

日期:01-29
字号:
版面:第03版:国学兵团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梦岚

今年是蛇年,人们的兴味不免会转向一些与蛇有关的话题。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对联苑地中,有不少嵌有“蛇”字的对联,用典巧妙,语意双关,是联中珍品。在蛇年到来之际,笔者摭拾了几副与蛇有关的对联,与广大读者共飨。

明末清初,江苏才子吴亮与友人尤安同游。吴亮出一上联:“卧也坐,行也坐,立也坐,坐也坐。”打一田间小动物,让尤安对下联。尤安对道:“坐也卧,行也卧,立也卧,卧也卧。”对完后,尤安说他的谜底能吃掉吴亮的谜底。原来,谜语联的谜底分别为青蛙和蛇。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也是一副谜语联。上联谜底是旧时以白纱为芯,菜油或豆油为燃料的白蜡烛,下联谜底是挂在墙上的大杆秤。这副谜语联,因生动形象而广为流传。

从前,有一位医师叫杨葆春,字志廉,医术精湛。其友人借医师的姓、名、字作了一副对联赠给他: “尊字若忘廉,宛比当年青面兽;大名如不保,遂成今日白花蛇。” 这副对联中的“保”与“葆”音同字不同,“青面兽”与“白花蛇”分别为《水浒传》中人物杨志和杨春的绰号。这副对联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是宋代苏轼的一副感慨联。公元1100年,苏轼路过广州真武庙,见庙中真武帝像两侧有龟、蛇塑像各一尊,有感而发,挥笔写就此联。

“王者命自天,谁敢化蛇挡道;英雄居此地,何妨搔虱谈兵”,是太平天国陈金刚书写的一副军营联。联中“谁敢化蛇挡道”表现出联作者对敌对势力的藐视,“何妨搔虱谈兵”表现出营中将士的英雄气概。

明朝名臣于谦幼时才思敏捷。有一日,他穿着红衣裳去学堂,骑马过桥时恰好遇上地方主政官员。官员为了试探于谦的才思,特意出一下联:“红孩儿,骑马过桥。”于谦听后微微一笑,随口对出上联:“赤帝子,斩蛇当道。”官员听后赞不绝口。

清代官员吴典有一年回乡省亲,专程到一家小饭铺向曾经资助他赶考的老板谢恩,临别时写下一副对联:“面似银蛇盘中舞;馍如玉兔笼上卧。”从此,小饭铺顾客盈门,生意更加兴隆。

清代道光年间,四川才子刘乃香到湖南平江拜访举人李元度,二人分别以老子李耳骑青牛西游之典和刘邦斩蛇起义之典作对。李元度出一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刘乃香即刻对道:“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氏刘。”出句与对句亦庄亦谐,颇有魅力,成为趣话,流传至今。

“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鸟兔;北临绵上,千秋一例感龙蛇”,是山西介休淮阴侯庙联,为清代咸丰年间举子杨传第所撰。此联将韩信当年称雄汉中、巴蜀等地的赫赫战功烘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顿生怀古之幽思。

“断蛇埋地称孙叔;渡蚁作桥识宋郊”,这副对联以古代孙叔敖埋两头蛇,宋郊搭救蚂蚁的典故为题,上下联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人名对人名,可谓天衣无缝。

据说,“忽然高唱,金乌玉兔之声;偶尔挥毫,牛鬼蛇神之字”,是一副嘲笑一个名叫老锐的人的对联。老锐平日里爱唱《打金枝》中的“金乌东升玉兔坠”,又喜作狂草,皆不工,有人撰此联以嘲之。

“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称赞郭味蕖绘画风格的对联。齐白石盛赞郭味蕖的绘画作品深草丛中惊蛇乱舞,风吹落叶,画卷流畅,气韵生动。

蛇联佳作,还有许多。如四川剑阁联“矗立岗峦,起伏蹲踞如猛虎;迂回栈道,蜿蜒曲折似长蛇”,以“猛虎”“长蛇”形容剑门关地势险要。庐山观瀑亭联“洁白飞泉,下泻倒悬成雪练;蜿蜒公路,盘旋而上似银蛇”,形象、逼真、生动,令人拍手叫绝。数字联“七鸭游湖,数数三双一只;尺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化整为零。上联9寸10分正好是1尺,下联3双1只正好是7只,数字巧配,可谓构思精妙,饶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