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我和饺子的那些事儿

日期:01-28
字号:
版面:第04版:纪实       上一篇    下一篇

●于三

2025年春节临近,我的家乡六师芳草湖农场,空气中已经弥漫着饺子的香味。社区、企业要提前为农场孤寡老人准备爱心饺子;家中父母要为忙于工作的子女准备团圆饺子。所到之处,人们包着饺子,聊着饺子,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那些年我和饺子的那些事儿。

1978年,除夕那天,平时以米饭为主食的父母,也学着连队职工包饺子。母亲买回来平时舍不得吃的肉和白面,以及五香粉等调料,再配上家里储藏的大白菜,包饺子的食材就准备好了。

父亲主动承担了剁饺子馅的任务。父亲身高体壮,剁饺子馅发出的声响,屋外半里地都能听到。不过他剁出来的饺子馅我却不敢恭维,不但白菜没剁碎,还有好多连刀肉,用“粗糙”来形容非常贴切。

当时连队职工家庭大都有两三个小巧的擀饺子皮的专用面杖。我常见邻居阿姨将一个小面剂子放在擀面杖下,右手擀,左手转,几秒钟后,一个中间厚、周围薄的圆圆的饺子皮就好了,像变魔术一样。

我家没有那种专用擀面杖,因为没人会用。父亲就用擀面条用的那根长长的擀面杖擀饺子皮,就如平时擀面条一样。不一样的是,面皮擀好后不是切成面条,而是切成巴掌大小的四方块。

四方形的饺子皮包出的饺子与众不同。母亲将饺子馅放入饺子皮里,将饺子皮对折捏紧,然后将下方两个角拉至中间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好了。母亲美其名曰,元宝饺子,寓意家里财源广进。

那天的饺子皮虽然有点厚,饺子的口感有点差,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还别说,在元宝饺子的陪伴下,我家的日子果真越来越好了。

1993年,我高中毕业后毅然走进了军营。

新兵连的集训很辛苦,每天超负荷的训练,让新兵们都盼着过年,只为能好好休息几天。

在紧张的训练中,新兵们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终于放假了,中午食堂会餐,满满几桌菜,比家里的年夜饭还丰盛。

吃完午饭,听到食堂里传来“当当当”的声响,新兵们躺在床上,猜测食堂大师傅会给大家包什么馅的饺子。

太阳落山了。新兵们围坐在宿舍的火炉旁,正谈论着家乡的年夜饭时,开饭的哨音响了。班长安排3个人拿着脸盆去食堂。本以为是将饺子打回宿舍来吃,没想到战友端回来的却是一盆面和两盆剁好的饺子馅。班长说,炊事班的战友也要休息过年,所以大家要自己动手包饺子。

班长一声令下,有人和面,有人收拾桌子,大家都忙碌起来。

面和好了,班长就拿起啤酒瓶子教大家擀饺子皮。说实话,班长用啤酒瓶子擀出来的饺子皮很一般。于是,有新兵就提出建议,让班长烧水,其他人继续包饺子。

没有了班长的唠叨,新兵们为了过把饺子瘾,饺子皮擀得特别大,饺子馅放得特别多,包出来的饺子形状更是五花八门。一边的班长实在看不下去,又走到桌子前,一边唠叨一边擀饺子皮。

饺子包好了,火炉上脸盆里的水也烧开了,大家开始一起煮饺子。班长擀的饺子皮小,包的饺子小,很快就从水里浮了上来。可我们新兵包的几十个大饺子,许久也不见浮上来。

班长让我们先吃小饺子,他吃大饺子。当我们快吃饱了,看班长吃得津津有味,就去抢班长碗里的饺子。可大家把班长碗里的饺子放进嘴里嚼了两口,一个个都不吱声了。原来,大饺子皮都快煮烂了,里面的馅却还是半生的。班长看着我们的囧样,就笑着打了个哈哈,还带着大家进行吃饺子比赛。在班长的鼓动下,那盆半生的饺子被新兵们一抢而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退伍老兵在军营里的最后一顿饭,大都是饺子。那年,班长吃完饺子复员了。又过了几年,我吃完饺子也回到了家乡。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来,感觉那年军营的饺子香,还在舌尖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