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琮
“油花窗纸换,扫舍又新年”,每到年底,很多人家的窗户都会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贴窗花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年俗,流传至今已经有数千年历史,年味就是从贴窗花开始浓起来的。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先民庆祝春节的铺垫从腊八过后就开始了,在离年最近的几天,逐渐把喜庆的氛围推向高潮。窗花是古老东方的外现美学,是屋宅装饰的点睛之笔,是擦亮视野的一抹欢喜。
剪贴窗花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广为流行,华夏民族剪裁工艺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中周成王“剪桐封弟”的记载之前。剪贴窗花并非因年而生,因为在李商隐所在的晚唐,从“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中,能看到其有祭祀的用途,然而在文化发展中,窗花最终与春节结缘。在成为年俗之后,剪贴窗花在国内蔚然成风。
窗花传递着春节的喜庆。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窗花的颜色以红色为主,与春节最相匹配。春节期间的北方尚是冰天雪地,阳气渐升而暖未深至,草木未返青,百花未盛放,窗花成了最亮丽动人的“春色”。红代表旭日东升、红红火火,代表灼灼其华、吉祥如意,这是人们从儿时起就熟知的寓意,在窗明几净的家里,一抹红色给予人精神上的慰藉,带来直达内心的欢乐。镂空的花纹透光透亮,冬日的阳光从窗花的留白处穿过,洒在室内的桌几、地板、床褥上,融融暖意,投射出不同的图案,演绎着一幕幕生动的流转动画。
窗花展示着春节的仪式感。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向来注重诗性审美的先民为每一个节日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清明时节的踏春出游、祭祀扫墓,端午时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系五彩绳,中秋时节的拜月、赏桂花、吃月饼,每一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春节居于四大节日之首,也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传着多样的节庆仪式,剪贴窗花便是其一。
随着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剪贴窗花是春节到来的序曲,也是昭告。窗花是中国年独有的标识,此时无论都市城乡、大街小巷,原来素净的窗子,大多都贴上了“裁剪的祝福”。即便是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也会贴上窗花,迎接春节到来。
窗花体现着春节的形式美。中国年的形式有绚烂的烟花、热闹的爆竹、喜庆的春联,也有精美的窗花。用有限的素材展现出无尽美感,历来都是人们独有的表达方式,一张红纸可以展现出千般花样、万种主题。窗花注重写实,却不拘泥于细节,大胆取舍,以镂空为留白的表达方式深得国画以无为有、有无相生的神韵。窗花虽然以圆形为主,但也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其他形状的,框架之内形式各异的裁剪,如同国画中的小品,在有限空间里精心结撰出一个完整的意象、完美的故事,细细品来意趣无尽。窗花多以迎春、新春、贺岁为题材,为春节增添了丰富的形式美感。
窗花蕴含着春节的祝福语。窗花是含蓄蕴藉又巧慧多才的国人传递春节祝福的载体。春满人间、迎新纳福、和和美美、龙凤呈祥、梅开五福,不同主题的窗花表达的新春祝福各有不同。不同人居住的房间,贴窗花也有不同讲究,老人房间的窗花往往以鹿、鹤、松等寓意长寿健康的元素为主题,学生房间往往以文曲星、笔、书等元素为主题,新婚夫妇的房间则以荷花、莲蓬、花生等寓意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元素为主题。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如柿子、蝙蝠、春燕、牡丹、鲤鱼等,皆是窗花的重要主题。窗花在传递浓浓年味的同时,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