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在边疆大地上唱响生命之歌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08版: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赵欢 张凡

四师可克达拉市作家曾秀华的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边疆》,入选2023年度兵团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绿洲文库”。这部小说集讲述了发生在边疆大地上各色人物的情感纠葛与错综的关系。作家用细腻的笔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探讨命运、爱情等复杂而深刻的主题,深入挖掘人性的丰富和庞杂,同时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变迁和人间百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部小说集中时常出现一个地名纽根林斯,那是一个风景优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具有山谷、沼泽、草原、河流和高原的地方。《鹿女》中边疆青年的故事,发生在纽根林斯的田野里;《沉默之蛹》中的陶箫,在纽根林斯的湖畔遇到了昔日的情人;《地洞》中主人公的爱人纳兰筠,她的家乡在纽根林斯;《大荒有琴》中的青年蒋匏羽,在纽根林斯的克奴婆河上游,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件乐器……纽根林斯,使曾秀华的小说世界饱满与丰沛。

在这部小说集中,曾秀华运用了象征、隐喻等多种手法,使作品在表达上更加细腻,字里行间充满着浪漫奇幻的色彩。在《鹿女》中,云湛是边疆青年创作的诗剧《鹿女》中女主人公的原型。她活泼、美好、忧郁,有鹿一般的灵性。云湛画笔下的事物都长着翅膀,眼睛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曾秀华在这篇小说的结尾写道:“我所认识的云湛只是我想认识的那部分,或者她想让我认识到的那部分,就像鹿,我们永远只能认识到它的皮毛以及在丛林中的影子,其他却一无所知。”把读者带入深深的思考。

地洞这一意象多次出现在《地洞》中。“北方的兔子总要跳回属于它的地洞,一个北方的地洞。”这里的地洞,隐喻了主人公的爱人纳兰筠的家乡纽根林斯。纳兰筠认为纽根林斯是神的居所,而不是所谓的“流放犯人的地方”。在小说的主人公看来,地洞是囚住自由的地方,也是逃避现实的地方。就像主人公在自己创作的一篇小说中所讲的,一位老人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国度,他陶醉其中,乃至最终长眠于此。然而,那个国度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塌陷于地表的地洞而已。这里的地洞,既是一个桃花源,也是一个可以隐藏自己、埋葬所有回忆的地方。

曾秀华常常在小说中探讨人性、自由等深刻的主题,通过对人物命运的细致描述来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多面。《鹿女》展示了边疆青年男女的惶惑不安和对梦想的追求。青年男女在爱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只留下多年后的遗憾与忏悔;《沉默之蛹》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描述陶家四姐妹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已婚女性的生存状态、现实危机与情感需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大荒有琴》的楔子取自意大利童话故事《三只石榴的爱情》,丑女人萨拉奇娜伪装成美丽的新娘,并向王子撒谎——“太阳出来了,使我变了颜色。”“风刮了起来,变了我的声音。”在这里预示着小说中“谎言”的出场,从而引出青年蒋匏羽造琴,并讲述了他在乐队“蓝湾小子”演出,被谎言欺骗,见识到人性的复杂、险恶,最终坚守自我、回归本心的故事……

曾秀华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对人性及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别样的叙事风格,营造出一个独特且富有魅力的小说世界。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边疆》,以西北边疆为叙事大背景,讲述了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和生命样态。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情感纠葛和人生体验,凭着红柳般的韧劲,在广袤的边疆大地上唱响生命之歌,拥抱着崭新的生活。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历经磨难,在挣扎、彷徨中成长,最终回归生命的本真,为读者呈现出边疆大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作家对人性美好的期许和深切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