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文汇
盘活存量就是做大增量,用好闲置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这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各地应精心解答的必答题。由于市场波动、企业转型、单位搬迁、车间改造、城区更新等因素,造成一些资源闲置,这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应该深入思考的是,如何让闲置期缩短,怎样让闲置资源继续发挥作用,修“旧巢”以引“新凤”。
盘活闲置资源,离不开市场化手段。闲置资源是“沉睡的资产”,最佳“唤醒”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政府部门引导闲置资源产权所有者问计于市、问需于企,通过交易、租赁,或以闲置资源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厂房、楼宇、大棚等优化配置到有需求的经营主体。另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另一层含义是,对闲置资源再利用的经营主体来说,需精心开展市场调研,审慎选择经营项目,并紧盯市场变化,以避免造成闲置资源再次闲置。
盘活闲置资源,应着眼于长远发展,注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对闲置资源,切忌为盘活而盘活,完全可以将盘活作为发展契机,让闲置资源承载科技含量高、经营模式新、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助力当地相关产业强筋壮骨甚至脱胎换骨。反之,倘若“新凤”未至而“旧凤”还巢,回归闲置资源的还是旧有模式、低端项目、落后产能,从长远看,这种盘活方式造成的影响甚至可能比资源闲置带来的浪费和无形损失更为严重。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