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着力破解老年人求学烦恼

日期:01-11
字号:
版面:第04版: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何淑娟

据媒体报道,退休之后到老年大学上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的选择。银发一族最热门的话题中,老年大学榜上有名。在武汉,大批老年人凌晨4时现场排队报名,但很多老年人连报几季,都遗憾而归;在贵州,半小时11万人网上抢千个名额,热门学科2分钟被抢光;在杭州,因报名人数太多,学员报名成功之后还要参加热门课程摇号;在上海,尽管2024年秋季学额从往年的2.2万个增加到2.5万个,但还是毫无悬念地被“秒抢”一空。

老年教育不再是退休后的“打发时间”,而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和谐,促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老年人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不再被动地等待岁月流逝,而是主动拥抱生活,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提升晚年生活质量。退休之后到老年大学上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的选择,甚至愿意留级占位继续学习。但“一座难求”,老年教育发展“追不上”老龄化趋势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近年,老年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偏低,一些老年大学在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

老年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老年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支持老年人把学习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实用化的学习需求,要求着力构建高质量老年学习服务体系,丰富老年教育资源,着力破解老年人的求学烦恼。

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完善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将老年教育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教育资源配置、办学经费、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确保老年教育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上得到应有的保障。可以积极推行购买服务、政企合作等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老年教育,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同时,还要鼓励养老机构、养护中心等开办老年学校,丰富老年教学的学习载体形式,拓展老年教育的大工作格局。通过多元主体助力扩大教育“基本盘”,带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选择。

教育资源作为老年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其质量与数量直接关系到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质扩容教育资源,不仅是应对老年教育“一座难求”困境的基本要求,更是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重要保障。为此,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文化驿站、养老中心等资源载体,积极构建老年教育联盟,因地制宜融合共建教育“资源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坚持“能者为师”,专兼结合、引培并举,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人才加入老年教育队伍,积极打造量质并重的老年教育“师资库”。同时,还可以围绕中医养生、数字生活等当前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切实需要,与时俱进设置教学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同时推进“课程库”建设,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缓解线下学习资源紧张的局面。

当前,我国正稳步推进老年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办学主体模式,但也存在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从现实来看,优质的老年教育资源“一座难求”和部分地方基层老年学校资源闲置的现象并存。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率偏低、村(社区)老年学校的入学率偏低、基层老年学校的巩固率偏低、基层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为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对优化传统服务机制,实现老年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网络,通过拓宽教育供给渠道、延伸服务触角,确保老年教育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分批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降低老年人的学习门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出行不便等问题,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