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香甜的腊八粥

日期:01-10
字号:
版面:第07版:绿洲周末       上一篇    下一篇

●肖良波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喝碗腊八粥,再冷也不怕……”腊月里,一首孩提时代的歌谣又在我耳旁响起,让人不由得想起故乡香甜的腊八粥。

腊八节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我国的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不固定,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宋朝岳家军喝腊八粥的故事家喻户晓。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虽然历史如烟云一去不复返,但那些有关腊八节的习俗流传至今。昔日的腊八粥是用8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熬的,一般都是甜的。熬制腊八粥的材料有大米、小米、绿豆、红枣、桂圆、葡萄干、红豆、花生、冰糖等。

童年,我在故乡生活时,每到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会熬腊八粥。那时,母亲总是等水烧开后,先把淘洗干净的糯米下锅,等锅里沸腾后,再把其他配料一一倒进去,烧大火熬煮腊八粥。灶火映照着一双饱含希冀的眼睛,火苗跳着、舞着,锅中的腊八粥散发着香气,惹得我兴奋地围着灶台转。

腊八粥,除了会熬,还要会搅,关键要掌握好火候。我的父母熬八宝粥,在十里八乡有名。当粥熬到七八分熟时,父亲将大火改成小火,母亲加快搅拌频率,不一会儿就熬好了。随着母亲一声“熟了,喝腊八粥了”,腊八粥就会盛满一只只早已摆在灶台旁的蓝花大碗。当我双手捧起碗时,只见热气袅袅而起,粥面浮着一层油脂。我连喝几碗后,肚皮撑得圆鼓鼓的,不停地用舌头舔着嘴巴。

后来,我跟随父母亲来到一师,在阿拉尔市生活。每年快到腊月初八时,这里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里会摆上熬腊八粥的材料,供大家选购。在阿拉尔市,腊八节这天人们除了在家喝腊八粥外,还会品尝酒店里推出的腊八粥。

今年快到腊月初八时,我告诉妻子,准备在家里熬腊八粥,约上亲朋好友品尝,妻子欣然答应。我俩提前在超市里购买了糯米、小米、红豆、芸豆、花生、黄豆、红枣、板栗等材料,只等腊八节的到来。

腊月初八早晨,我把购买的熬腊八粥的材料拿出来,用水洗干净后,放在一边备用。待电饭锅里的水烧开后,我先把糯米倒了进去,过了10多分钟,锅里再次沸腾,我又把其他配料倒了进去,用勺子搅动后,站在旁边盯着,怕熬煳了。

随着食材在锅里不停地翻滚,我不停地搅动,又过了20多分钟后,一锅腊八粥终于熬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品尝了一下,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没有在老家时母亲熬的腊八粥好喝,同样的食材却做不出同样的味道。

前些年,母亲因病去世了。自那以后,喝不上母亲熬的腊八粥成为我的遗憾。又是一年腊月初八,我端着自己熬的腊八粥,脑海里再次浮现“父亲将大火改成小火,母亲加快搅拌频率”的情景。

在寒冷的腊月里,我喝着热腾腾的腊八粥,更加思念母亲了。腊八粥里蕴藏着浓浓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万千牵挂、回忆和感动,都在其中缓缓流动。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又一年的腊八节,一锅又一锅香、甜、浓、暖的腊八粥,见证着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腊八是粥,更是节,腊八节有品不尽的相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