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顺荣
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忙中,总有一些时刻让我无比怀念故乡那月淡灯疏的宁静夜晚,怀念那些沉浸在书籍中的美好时光。
故乡的夜晚像一幅水墨画卷,在月光的晕染下,缓缓展开。月亮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悄悄爬上树梢,洒下淡淡的银辉,给整个院子披上一层薄纱。院子里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悠悠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此时,世界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也更衬出夜晚的清幽。
我喜欢在这样的夜晚,点亮那盏陈旧的台灯,昏黄的灯光微微闪烁。灯罩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在灯光的映照下,夜晚显得格外柔和。我轻轻地擦拭书桌,那木质的纹理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我缓缓坐下,椅子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我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诵读那些优美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塞外风光让我心醉神迷。我仿佛看到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奔腾不息,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勾勒出一幅雄浑壮丽的画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则让我感受到诗人在乱世中的深沉忧思,花开花落、鸟鸣鸟飞本是寻常景象,在诗人笔下却因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而变得触目惊心,使人体会到文字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沧桑。书页轻轻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我仿佛穿越时空,在那些文字中与古人进行一场场心灵的对话。我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跟随主人公踏过一段段旅程,聆听智者的教诲。
如果在寒冬的夜晚,我则会裹着厚厚的棉被,蜷缩在椅子上,读一本《平凡的世界》。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将我紧紧包围着,仿佛在为我抵御窗外的严寒。灯光下,我呼出的气息化作一团团白色的雾气,缓缓飘散。小说中的人物孙少平不甘于平凡,努力在困境中挣扎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当我读到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读书、追求梦想时,不禁为他的坚韧和执着所折服;当读到他面对生活的重重磨难却从不放弃、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时,我会为自己在安逸生活中的懈怠和抱怨深感惭愧。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当读到紧张的情节时,我的心也随之紧绷,手指会不自觉地抓紧书页;当读到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时,我会忍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滴落在书页上,洇湿了纸张。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它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温暖和慰藉,让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审视自己,汲取奋进的力量。
如今,我已离开故乡多年,身处县城,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然而,忙碌一天之后,我总能静下心来,拿起一本书在台灯下阅读。此时,那些月淡灯疏的夜晚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种宁静、那种美好、那种沉浸在书籍中的快乐,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据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