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商品溯源码存在信息缺失、扫码后跳转异常等问题,甚至“海关入关日期竟比生产日期还早”。
溯源码主要功能是追溯,其核心价值就在于真实。如果溯源码包含的信息造假,甚至可以随意修改,那它不仅不能发挥原有作用,还会沦为商家弄虚作假的道具,直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与社会诚信体系。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于员工“贴错”或“漏贴”,而要看到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漏洞,以及对溯源码重视不足、相关流程把控不严等问题。
解决溯源码乱象,还需多方携手发力。监管部门要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明晰各方权责边界、各环节标准和惩处措施,同时优化多方协同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及时、联合执法高效。这样,就能共同编织起严密的防护网,稳稳托起消费者的安全感。
(据《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