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2024年,霍尔果斯口岸人气旺盛,公路口岸24小时通关过货,日均有上千台车辆从这里出境驶往各个国家。”霍尔果斯丝路荣腾物流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孙梅介绍说。
建设自贸试验区丝路国际物流枢纽港、舰桥宽轨铁路专用线,成立边疆宾馆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服务中心……四师区块积极搭建平台载体,推动总部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进出口贸易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和外向型制造业、加工贸易产业延伸发展。2024年,四师区块落地重点企业18家、重点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36亿元。
“推进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进出口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才能实现‘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变,打造集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兵团现代化向西开放平台。”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飞说。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兵团依托发展优势打造产业集群,走上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优势产业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基础。兵团把产业规划放在国家和新疆发展大局中谋划布局,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围绕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衍生出三大区块各有侧重、互相支撑的产业版图。
十二师区块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行业领军企业;三师区块与南疆各师市开发区合作共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2024年前10个月完成进出口贸易额81亿元;四师区块围绕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加工贸易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市场经营主体总数达1309户,同比增长11%……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发展成果背后,折射出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区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开放,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关键词。
深化制度创新、启动产业招商、搭建对外通道……随着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兵团全面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优化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除了国内订单,我们还与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企业签订了锂电池项目。在国际市场开拓一片新天地,我们充满信心。”位于三师区块的新疆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思桥说。
作为一家以研发、生产建筑材料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企业,新疆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把发展目光投向海外,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政策极具竞争力、投资自由便利、审批流程方便快捷……企业“出海”,政策“护航”。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自贸管理局局长鲁博介绍说:“我们不仅在政策、审批流程上对企业予以帮扶,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跨境电商暨外贸人才、海关备案相关业务培训,助力企业‘出海远航’。”
据介绍,为吸引全球投资者,三师区块开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推出“预约热线”“延时办理”等服务,推动贸易投资更加便利、政务服务更加规范。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兵团聚焦产业与企业“需求侧”,做优服务“供给侧”,着力破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自贸创新等方面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推行市场主体“集群注册”,为企业开通“预约热线”“绿色通道”“延时服务”,推动贸易投资更加便利、政务服务更加规范……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各区块通过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减材料,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放大“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组合效应,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企业减负、为发展蓄能,为货物、投资与金融“开绿灯”。通过“一加一减”,自贸试验区“磁场”引力愈发强劲。截至目前,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区块市场经营主体总数达8157户。
聚势而为,乘势而上。站在新起点,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区块将以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举措,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外贸外资提质增量,最大限度释放制度创新活力,绘就“一带一路”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