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便民是最好的“证明”

日期:01-04
字号:
版面:第04版:他山石       上一篇    下一篇

●周畅 潘峰

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曾经,一些证明事项不仅让群众烦心,也让企业烦恼。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如何实现数字化、智慧化,怎样通过改革提高办事效能,切实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无证明城市”建设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无证明城市”?据安徽省司法厅的解答,“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行政机关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的便民惠企现代化城市治理模式。需要明确的是,“无证明”并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

“您好,我过来换驾驶证,但身份证忘带了怎么办?”

“没带身份证没关系,在这边刷脸就能办理。”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公安业务窗口,帮办员杨凡向办事群众邰女士讲解刷脸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流程,不到20分钟,邰女士便成功办理完了所有业务。“放在以前,我少不了要再往家跑一趟,一上午时间可能都被耽误了。”邰女士说。

“我每天都会遇到十几个没带齐证件的办事群众,‘刷脸办事’让群众省了事,也让我们工作更有成就感。”杨凡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在办事窗口出现得越来越多,群众“办不成事”的情况越来越少。

马鞍山市政务服务“刷脸即办”,得益于当地“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2023年3月,马鞍山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开展公安“无证明办事”创新工作,共梳理证明材料70项,确定免提交材料69项。同时,依托“周克武科技创新团队”,经过1个多月的刻苦攻坚,成功研发“警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办事系统,让群众直接刷脸即可轻松办理多项公安业务。该项目获得2023年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二等奖。

在马鞍山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试点工作后,马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支队长周克武协调了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组建39人的研发专班全力攻坚。在马鞍山市政府的推动下,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接了40个政府部门和国家、省级共50类数据接口,经过4个多月的奋战,成功研发出“政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城市系统和桌面交互终端,群众只要刷脸核验身份即可实现证明材料免提交,推动马鞍山市进入直接“刷脸办事”时代。

目前,马鞍山全市10个政务服务中心均已部署应用“政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城市系统和桌面交互终端。“群众从‘带一堆材料’到现在‘刷脸即办’,我们的工作理念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周克武说。

有些政务服务事项不仅需要核验个人身份,可能还需要身份证、结婚证等涉及多部门的证照,怎么实现“无证明”?

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售二手房的陶健正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业务。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在“政民通·马上办”设备上“刷脸”后,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要办的业务,手指轻轻一点后所需证明材料就立即自动生成了。

“证照不到1分钟就调出来了,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整个过户业务。”陶健告诉记者,这和他前几年买房过户时的体验感有明显差别,当时带了身份证、户口本、购房发票等一堆材料,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办理业务还是要花半天时间。

马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徐君介绍,依托“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办事群众只需在窗口进行“刷脸核验”、选择要办理的业务,系统后台将调用部门之间的共享数据,生成办理该项业务所需要的证明材料,申请人确认无误后就能点击提交,“群众甚至都不需要提前了解办事所需材料,‘带一张脸’来就能把业务办了”。

目前,马鞍山市已打通27个数据接口、23类电子证照接口,实现50类证明材料的免提交,身份证、社保证明、不动产权证等16类高频数据实现100%全覆盖。“‘无证明’不是完全不需要证明,而是我们通过部门共享数据,已经将各类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提前‘打包’好了。”马鞍山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陈国利说。

据安徽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负责人介绍,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是安徽省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依托数据归集和共享,全面推进“减证便民”,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切实解决证明材料过多过滥和“奇葩证明”等突出问题,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型升级的有益改革探索。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