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70后”:自办一场“联欢会”

日期:01-01
字号:
版面: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的最后一天,我手拿一张照片,望着照片中家乡的老屋和庭院,陷入了沉思,思绪一下回到了30多年前……

1985年的元旦,一缕轻盈的薄雾笼罩着我的家乡——豫东平原上的那座古镇。为了欢度节日,我们学校放假一天。

当时,物质匮乏,我的家境窘迫,买不起电视机,我和家人看不了精彩的节目。然而,只有14岁的我和哥哥、妹妹一起,却在家中自办了一场“联欢会”,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

那场“联欢会”,只有3个节目,由我们兄妹3人各出1个,展示个人才艺。至于谁先上场表演,我们选择了民主的方式:“抓阄”。

第一个节目,由我来表演。在堂屋里,我走近一个雕花的条几,取下一方砚台,轻研墨锭,铺平了宣纸,挥笔画了一幅《墨竹图》。戴着“火车头”帽子的二哥,脱口赞道:“咦?!好画呀,好画!就差落款题字了,不急,让我赋诗一首!”他装出捊着“八字胡”的模样,来回踱步,摇头晃脑地说道:“举头眺望千尺竹,待到看时帽子秃!”话音未落,他的“火车头”帽子突然掉到了地上。这动作,与他的打油诗竟完美吻合,我和妹妹见了不禁哈哈大笑。

期待中,二哥的节目“开场”了。只见身材魁梧的二哥,脱下棉衣,上身穿着一件背心,直奔室外。寒风中,二哥双手抱拳,说道:“请欣赏武术——少林连环掌!表演者,杨大侠……”

二哥的身手是那么矫健。他的一招一式无不势大力沉,于闪转腾挪间,呼呼生风,让人眼花缭乱。我望着这位令我崇拜的“英雄”,脑子一热,凑上前去,抱拳笑道:“杨大侠,请指教!”说罢,我挥拳直取二哥,刚想出手,就被他轻轻一掌,推到了一米开外,摔倒在地。我拍了拍身上的土,半跪着说:“哥,饶过我这一回吧!小弟再也不敢了!”二哥把我扶起,担心地问道:“疼吗?”我笑着摇了摇头。妹妹走到跟前,说:“三哥呀,咱二哥练过少林拳,你就别逞能了呗?伤着你了咋办?这不是闹着玩的!”我满面通红,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接下来,只有12岁的妹妹打开了录音机,放进一盒磁带,那是越调《收姜维》的唱段。随后,她按下了播放键,随着伴奏,放声唱道:“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听山人把情由细说端详,想当年长坂坡你有名上将,一杆枪战曹兵无人阻挡……”我和哥哥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为她鼓掌。

中午,在迎风飘舞的雪花中,我们兄妹3人步行了800多米,到龙王庙西面的银杏树下玩耍。

那棵古老的银杏树足有30米高,矗立在麦田边上。它那宽大的“腰围”,要十几个人手拉着手才能抱住。相传,它已经有2000多岁,自汉朝时,就生长在这里了。我们3人绕树一周,竟壮着胆子踅摸顺势爬上去的方法,但因树的身躯过于庞大,最终未能如愿。气喘吁吁的我拿出借来的“傻瓜”相机,让哥哥和妹妹摆出“pose”,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瞬间。直至夜幕降临,我们才回到家中。

就这样,元旦假期很快就结束了。我在这欢快的氛围中,意犹未尽。

30年后,我在兵团的一个团场工作生活,扎根于此,与哥哥、妹妹天各一方,相隔数千里之遥。

不知不觉中,2025年的元旦就要到了。这个假期依然是短暂的,我在宽敞明亮的家里,倚窗东望,默默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追忆起难忘的童年岁月……

(杨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