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围绕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引领着干部的努力方向,决定着事业兴衰、改革成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鲜明地树立起来,引导干部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不断迈向前进。
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要把好干部的标准立起来。标准就是旗帜,选拔干部的标准立起来,干部努力才有方向。选拔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在标准上高一点、严一点,才能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概括起来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选人用人要紧紧围绕这一标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以选人用人的高标准,保证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事业发展的高质量。
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自古重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贯方针和根本原则。德,首先是政治品德、从政道德。干部过硬,首先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德”不过硬,政治上就靠不住,本事再大也不能用。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真正让那些政治素质好、政治能力强、政治立场坚定的干部得到提升、负有重任、成就大业。
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要用好正向激励机制。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目的是激励干部更好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这就需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既要加强监督约束,防止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也要加强激励保护,引导干部敢作为、善作为。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使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成事的干部有用武之地。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才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