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
新疆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舞台和鲜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叠加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新疆要解放思想观念,勇于担当作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着力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高质高效增长引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在不同场合深刻、系统、全面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位居亚欧大陆中心,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舞台和鲜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叠加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新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观念,勇于担当作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着力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高质高效增长引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前进方向。对于新疆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破除传统发展路径依赖、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的客观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是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招。
从产业结构看,新疆发展还存在传统产业占比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够等问题,农业大而不强,工业“低小散”问题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产业结构,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技术新业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将有力推动新疆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从参与大循环看,当前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新疆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带来新的重大机遇。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新疆发展仍处于大循环的边缘地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够,高质量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能力不足。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内外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将有力提升新疆发展的开放性、联动性,增强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从人民生活看,新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但发展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差距大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还不宽,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足。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不仅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经济“蛋糕”、增加人们的收入,还能够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力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数字赋能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对于新疆而言,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
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新形式的生产力正在形成并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技术的涌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动力系统,为新型工业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交流合作以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等措施,新疆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能够推动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新兴的生产力要素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疆,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些新质生产力正在逐步释放其巨大的势能,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还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了新机遇,使“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推动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于提升新疆的整体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增强新疆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疆的产品和服务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将使新疆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将显著增强新疆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意味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建设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新疆可以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推动新疆经济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新起点上推进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政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国内外在新兴产业、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要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加快建设“十大产业集群”为抓手,积极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促进形成区域互补、南北联动的协调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科技与文旅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延伸拓宽做强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高地。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创新高地,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各领域,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新疆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快实现生产力整体跃升。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促进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与实体经济相适配,探索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不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良好内部和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新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