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

日期:12-30
字号:
版面:第05版: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魏莉 汪秀梅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历史文化为载体、实践经验为基础,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现实举措,是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正确认识各民族命运始终同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正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自觉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把个人命运融入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之中,主动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维护者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促进者、贡献者。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鼓励青少年积极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新疆各民族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有利于不断提高青少年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有效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打牢其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能够促使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的着力点

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持续夯实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要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挖掘新疆和兵团的红色资源,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引导新疆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奋斗热情,把个人理想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为抓手,持续夯实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根基。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要针对敌对分裂势力对新疆青少年渗透的重点内容、途径、方式、特点等,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供给质量,持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健全舆情防控体系,用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武装青少年头脑,不断增强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重点,持续夯实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根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要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载体,创新教学方法,引导青少年在历史回望中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扎根心灵深处,在国家观上自觉认同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民族观上自觉认同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在宗教观上自觉认同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历史观上自觉认同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文化观上自觉认同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怀抱中孕育发展的。

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要结合新疆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和特点,从政治高度、历史维度、现实和未来向度,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大力培育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