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玲
20多年前认识李振翔时,我才20多岁。当时,我作为兵团文学爱好者和李振翔成为兵团第一届青年作家培训班的同学,一起在石河子大学学习,下课的时候大家在宿舍间互相串门、聊天,十几天下来,渐渐成了朋友。那时李振翔是七师前山农场的宣传干事,如今他已经成为新疆、兵团的一名作家,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第五届、第六届七师胡杨河市作协常务副主席。
李振翔谈吐幽默,常让周围的人感觉很开心。学习结束后,我们互相留了联系地址。从那以后,几乎每年都能收到他寄来的新年祝福明信片。
后来,李振翔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记述了他在团场的童年生活故事,读来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那时,我的女儿在上小学,她也喜欢看那本书,边看边笑,说书里的二小“太好玩了”,捉弄童年小伙伴特别逗趣。
我有很多作家朋友,家里自然就有很多他们出的书,我看,女儿也看。有一次,女儿很郑重地对我说:“妈妈,我认为你的作家朋友里,李振翔叔叔写的书是最好的。因为你的一些作家朋友的书,我都读不懂。你说我年纪太小,等长大一些就可以读懂了,但是李振翔叔叔的书我为什么能看懂呢?而且觉得很有趣。”我说,那是因为他的书很接地气。
李振翔厚积薄发,接连几年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2006年,他出版以自己为原型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2013年,出版长篇纪实散文集《青青芦苇》;2015年,出版以家乡前山为背景、30万字的散文集《前面有座山》,2020年凭借该部散文集荣获兵团题材文艺佳作奖;2021年,出版文化散文集《走笔新疆》,并入选“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新疆是个好地方”。
李振翔的勤奋让我钦佩,他是我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榜样。他的散文集《前面有座山》让我觉得十分亲切,看到书名就不由想到童年的儿歌“前面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在这部散文集里,李振翔讲述了生活在前山涝坝的兵团儿女屯垦戍边的故事。小人物、小情景、小故事,团场建设者战天斗地、不畏艰辛,以苦为乐的点点滴滴,汇成了一段段兵团创业史。和李振翔一样,我也出生在团场,住过地窝子,啃过窝窝头,深深记得军垦前辈屯垦戍边的执着和艰辛,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需要传承。
前山涝坝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一座精神的高地,在这片土地上走出过中国书法家、中国民间艺术家、中国音乐家,还有如李振翔这样的知名作家。李振翔出生、生长、生活、工作都在这里,参加工作后,他多年从事团场宣传文化工作,对前山涝坝开垦建设的历史更为熟悉。前山涝坝咸涩的水土养育了他,他的血管里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和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他要用自己真挚深情的文字书写这片神奇的土地。他的文字从未离开过家乡,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女儿把散文集《前面有座山》看了好几遍。有一天,她又翻开这本书,一边看一边问我:“妈妈,以前你们小时候生活真的那么苦吗?连电也没有吗?连肉也吃不上吗?你们那时候除了学习,还有什么娱乐?”我对女儿说:“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是我们精神上很富足啊,你看振翔叔叔文章里写的就知道了,我们以苦为乐,寻找生活的乐趣,打弹弓、摘沙枣,天高地阔,我们的童年有趣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