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书写那一片沸腾的草原

日期:12-29
字号:
版面:第03版: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作家刘永涛

●刘永涛

作为一名兵团作家,我最想写也最愿意写的当然是兵团的故事,因为我的心中一直怀着对兵团的无限热爱。因此,在兵团作协重大主题规划会上,我领取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主题。

拿到这个主题之后,我决定采用我擅长的小说形式呈现给读者。接下来便是收集相关资料。一位兵团文联领导得知这个情况后,专门把魏德友身边的一位好友书写的关于魏德友的全部资料都提供给了我,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把这部小说写好。

我花了近半年时间,看了几十万字资料,并把以魏德友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戍边人》看了好几遍。魏德友的事迹令我热血沸腾,但我始终没有形成整体的构思与脉络。不知是否由于我掌握的资料太多、太实,反而压制了小说的虚构空间。

时间流逝,距交稿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心中感到一些焦虑不安。偶然间,我回想起去九师采访魏德友的一幕。短短的2个小时,魏德友坐在我对面,深沉地讲述着一桩桩往事。他温和的神情里有一丝说不清的恍惚,好像往事中的他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当时并没有多想。但此刻我忽然就明白了,那是一种孤独的感觉。孤独在他的神情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种恍惚其实我是熟悉的,上一辈兵团人神情里几乎隐约之间都有这种印痕。即便是我的身上,也是有这种印痕的。我还记得小时候生活的那片沙漠,烈日明晃晃地悬在天上。我没有玩伴,唯一的游戏是进入沙漠追逐“娃娃蛇”。

想到这里,我的思路顿时清晰起来,我要写孤独,写兵团人的孤独。我准备以魏德友、马军武等为原型,为读者讲述兵团人如何凭着一腔热血和对祖国的热爱战胜孤独、理解孤独,甚至成为孤独本身。主题一旦确定,下笔便格外坚定。

在小说《边魂》中,主人公每天独自赶着羊群巡边。他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是铺天盖地的孤独,无孔不入的孤独。主人公对抗孤独的方式是记忆。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是对“兵二连”的记忆。他在记忆里打捞“兵二连”的点点滴滴,串连成“兵二连”的整个过往。在无边的孤独里,记忆有时也会变得虚无。偶尔,老战友带着物资来看他,甚至老战友身上的气息也成了送给他的奢侈的礼物。老战友走后,再度面对孤独的他进入菜窖,从那些物资里面搜寻老战友的气息。一个人只有深刻体会了孤独的残酷,才能体会群体对一个人的巨大认同与抚慰。

然而真正能抵御孤独的,是那片草原上的生灵。主人公一次次与凶猛的狼群对峙,又一次次和解。在一次次对峙与和解中,一次次消除了孤独对自己的侵蚀。就这样,主人公与狼群形成了对孤独的共同认同。除了狼群,草原上还有其他各种奔跑的生灵,还有天空飞翔的雄鹰。主人公与这些生灵共同生活在那片草原上,用各自的语言进行着问候与对话。渐渐地,主人公不再害怕孤独。

在主人公对那片草原日复一日的探寻中,他慢慢战胜了孤独,理解了孤独,甚至成了孤独本身。此时,那片草原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变得十分具体。它不仅有着自己的版图,有着自己的宿命,还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独特呈现。它在主人公心灵的视野中,从沉寂变为喧哗,从凋零走向盛大,从个体走向众多……

是的,那是一片沸腾的草原,那么多声音,那么多气息,那么多人。主人公听到了,看到了。那一刻他感到,他担负的使命甚至不再崇高,因为那只不过是他的日常。他就像草原上的一粒尘埃,是平凡中的平凡。灵魂变得轻盈起来,生命也变得轻盈起来,这种轻盈是每一个兵团人精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