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杨德发:墨韵山河秀 笔耕岁月悠

日期:12-26
字号:
版面:第08版:以匠心守初心 关注兵团守艺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德发画作牡丹图(摄于12月24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通讯员 向浪 摄

12月20日,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德发(中)传授绘画技巧。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通讯员 向浪 摄

国画

守艺人:十二师头屯河农场职工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德发

匠心感言:我会继续用我的画笔,描绘出新疆和兵团的壮阔风景,让更多人感受到兵团的魅力。

巍巍天山、大漠胡杨、晶莹葡萄……冬日里,62岁的杨德发在工作室里注视着自己的一幅幅画作,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默默自学国画的自己。

“如果没有农场为我创造这般良好的绘画环境,我的这点爱好可能没有如今的好光景。”杨德发说。

1963年杨德发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那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浓厚。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杨德发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幼时家境贫寒,我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美术学习,只能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毅力,照着邻居家的挂画和小人书一遍遍临摹。”杨德发告诉记者,2000年,他举家迁到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他的艺术生涯发生了变化。

初到头屯河农场,杨德发申请了10亩地种植葡萄。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葡萄园迎来了丰收,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稳定的收入后,杨德发又重新拾起画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创作中。

2004年的一天,杨德发路过连部时,看到连队工作人员正在画黑板报,便主动上前帮忙。寥寥几笔,就能显示出他的绘画才能,让他得到了连队职工群众的认可。此后,每当农场有绘画需求时,大家都会找到他,杨德发也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画笔为农场的生活增添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德发的绘画技艺愈发精湛。他笔下的山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称他为“农民画家”。杨德发说:“画画对我来说既是修养品格,也是情操陶冶。壮美的山河、飘香的瓜果,都是我创作灵感的来源。我的国画作品以写实为主,因为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才能让更多人喜爱。”

“2018年,我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画作和创作过程,没想到关注我的人越来越多”杨德发说,在直播间里,他一边挥毫泼墨,一边耐心地讲解绘画技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直播间就聚集了数千名观众。如今,他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2.5万人。

2020年,在头屯河农场的大力支持下,“杨德发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间8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为杨德发提供了更加宽敞明亮的创作环境。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要在这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农场和社会。”

走进“杨德发工作室”,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满了杨德发的国画作品,每一幅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寒假将至,我的工作室又要热闹起来了。”杨德发说,除了自己绘画,每到寒暑假,他都会义务为农场的孩子们讲授国画的基础知识。

“孩子们学业压力大,能借工作室这个平台培养孩子们对文化艺术,尤其是对国画的兴趣,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德发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