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华
“小丫头,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来我家做客啊。”不久前,又收到了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的邀请,我的眼前浮现出大叔炸得黄澄澄、香喷喷的油馓子,禁不住食指大动,立马回复:“这段时间忙完了就过去!”
62岁的哈萨克族大叔巴哈牙提·木哈西是我的结亲对象。至今,我依然清晰记得初见时的情景。
4年前,我从山西刚来七师工作不久,古尔邦节前夕,我决定去看望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致电之前,我担心会因为语言不通沟通不畅。没想到电话接通后,他不但说着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还对我的前往表达感谢,这既令我吃惊,也消释了此前的担心。
按照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提供的住址,我驱车来到他居住的小区。这个小区有300多栋楼,他住在256栋。小区内有四五个建筑风格类似的凉亭,高楼在高大树木的遮挡下,像一个迷宫,方向感很差的我走了十几分钟也没能找到他所居住的楼层。
新疆的夏日炎热得很,热浪如胶似漆地凝固在每一寸肌肤上,我浑身冒汗,心情也有点烦躁。正准备给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去电询问,又觉得未曾谋面,有点不好意思,正在犹豫时,大叔倒先打来了电话。我内心一阵喜悦,刚才还像蔫黄瓜的我,顿时感觉一股清凉穿透内心,有了劲头。
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的家虽不大,却处处透着美好和精致。窗台上、电视柜上摆放着鲜花。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桌上铺着花布,地下垫着花毯,各种鲜亮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甚是好看。风儿吹进客厅,花香随着风儿弥漫在空气中,我仿佛置身于小花园,惬意无比。
卧室的墙上挂着刺绣画,是他的妻子在闲暇时一针一线缝制的。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很满意这幅画儿,他像解说员一样向我介绍着妻子缝制刺绣画儿的过程,一边讲述还一边看向妻子,眼神里充满温柔,透露着自信和骄傲。说完后,他开心地哈哈大笑,这爽朗的笑声,似有一种魔力,缓解了我刚进门时的胆怯和紧张。
客厅里,他的小女儿巴里扎·巴哈牙提已经在长桌上摆满了油桃、香蕉、香梨等水果,还有干果、五颜六色的糖果,以及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特色小吃。
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一一介绍:“这都是从外面买的,但是油馓子要自己做,你不要急着走,吃了油馓子再走!”盛情难却,我只好留下。
开始做油馓子了。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将面粉、水、盐、鸡蛋搅拌好,在盆里反复揉搓,不一会,一盆柔软、筋道的面就揉好了。然后,他把富有弹性的面放在案板上,揉了起来,揉好后,将面用布盖好,开始醒面。
“买油馓子不是更省事嘛!非要自己费劲做。”小女儿在一旁嘟囔着。其实,我也不解。
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看出了我的疑惑,向我讲述了他和油馓子的故事。原来,此前他家并不在七师居住。30年前,他在乌苏的一个牧场当牧民,在那个生活贫困的年代里,家里条件不好,大女儿出生后,妻子的身体很虚弱。好心的邻居特意送来了油馓子和红糖,用开水加红糖冲泡油馓子,再吃羊肉滋补,妻子的身体才得以很快恢复。后来因常年放牧,吃饭没有固定的时间,妻子就做很多油馓子和其他食物,在放牧的时候随身带上,也能抵挡一阵饥饿。
后来,为了女儿们的教育,他们一家从牧场搬到了连队,又到了市区,住的房子也从毡房、平房,到现在的楼房。生活越过越好了,过节的食物愈发丰盛了,很多都可以在外面买到,唯有油馓子,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亲自做给家人吃。对他而言,油馓子里既蕴含着一份浓浓的情谊,也承载着家人的爱。
一会儿,巴哈牙提·木哈西开始大显身手了。他把醒好的面用擀面杖擀成圆形后,拿出刀,把面划成条状,接着,在手上抹上油,揉成长长的面条,又拿出刷子和一钵子油,给面条刷油,不一会,白面条变成了黄澄澄的油面条,他再次用布盖好,继续二次醒面。
等待期间,我们畅聊了很多。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的妻子向我展示着她刚从市场上买来的金色纱巾,和有红色花瓣图案的裙子。她的小女儿讲述着这些年的求学经历,以及学校的趣事。
原本我以为初次见面会很生疏,现在却被这一家人的热情所打动。我坐在沙发上,喝着奶茶,吃着糖果,闻着花香,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刚进门时的拘束,多了一份自在,真想让这温馨的时刻定格!
“可以炸油馓子了。”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看时间差不多了,径直走进厨房。他把盘成圈的面条反复地拉,反复地搓,待面条细长均匀后,又一圈又一圈地套在手指上,接着套在一双筷子上,然后将筷子上套的面条下在了油锅里。
“刺啦……”油锅里的面条由软变硬,炸得金黄。随着筷子的翻动,油香味儿伴随着喜庆的味道一起升腾。
这一幕让我回想起了在山西过年时的场景。一到腊月二十六,父母就会忙忙碌碌地做炸三道子、炸丸子、炸油柿子等各类食物。这些食物既是用来招待亲朋好友,也是自家在过年期间用来调剂口味的吃食,每次会做很多,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我最喜欢的是油炸丸子。每当母亲炸丸子的时候,我就凑在跟前,帮她搅拌丸子馅儿,每次她都会将第一个炸出的丸子让我品尝。口味咸淡合适后,她才会炸剩余的丸子馅儿。小时候调皮,每炸出一个丸子,我就吃一个,直到吃饱了,才会离开。长大后,我却更喜欢看锅里翻滚的金灿灿的丸子,就像是金灿灿的日子一样,幸福快乐。
“来,尝一下!”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将刚出锅的油馓子递给了我,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伸出手接了过来,迫不及待送入嘴里。
“嘎吱——”一口咬下去,麦香味、油香味充斥整个味蕾,见我吃得津津有味,巴哈牙提·木哈大叔笑得合不拢嘴,我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在异乡近距离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一股暖流涌入心间,继而贯穿全身,我站在原地,突然想让时光停止。是的,那一刻,我想家了,我把巴哈牙提·木哈大叔的家当成山西的家了。
后来,巴哈牙提·木哈大叔的大女儿出嫁,他主动邀我去家里品尝油馓子,我再没有第一次见面时的顾虑和拘谨,开心地接受了邀请,临行前还接受了油馓子的馈赠。为了表达谢意,我给他送去了山西的老陈醋和豆腐干。
我和他以及小女儿互加了微信,“家里新添置了冷风扇”“小女儿毕业要找工作了”……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日常生活,也分享着开心快乐。今年的古尔邦节,巴哈牙提·木哈大叔又邀请我去家里过年,我欣然接受。
一盘油馓子,形状如金丝套环般九曲十弯,不仅延续了我的故乡情,也连起了我和巴哈牙提·木哈西大叔一家人的亲情,更让我内心多了一份暖意和扎根新疆的笃定。
愿巴哈牙提·木哈大叔的日子像金灿灿的油馓子一样越来越好,愿我们的情谊久久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