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欣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新时代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济发展如同航船行进,只有遵循规律才能行稳致远。坚持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首先,要深刻理解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其次,要善于运用规律指导实践。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征程上,要不断提高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及丰富内涵。稳和进作为辩证统一的整体来把握,稳是基础,进是方向,两者相互促进。新征程上,必须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在“进”上多下功夫,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坚持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坚持系统观念,要运用全局、整体和战略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征程上,要坚持系统思维,全面、辩证、长远看问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确保经济工作科学有效。
坚持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忧患意识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底线思维,重点是防止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新征程上,必须切实扛起防范化解风险的政治责任,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预见、应对、处置能力,做到排查风险、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化危为机,坚决守住各领域的底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辩证思维。面对新时代经济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强调要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指南。围绕辩证法,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新征程上,要自觉运用辩证法指导实践,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平衡局部与整体,既立足当下,又思虑未来,既有创新精神、又树牢底线意识。
坚持做好预期管理。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政策效果至关重要。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大判断,立足形势、把握长远,明确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有力引导了全社会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巩固了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新征程上,要以科学态度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精准高效地平衡各类政策,切实引导、增强和稳定社会预期,确保各类主体坚定发展信心。
坚持战略与策略相结合。战略与策略的辩证统一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战略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策略则服务于战略,通过灵活多样的具体措施推动战略落地。增强战略的前瞻性,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敏锐洞察机遇与挑战,科学预见和引领未来。新征程上,要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在恪守战略原则的同时,制定富有创意的工作方法,做到既守正又创新,不断增强驾驭复杂经济局面的能力。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法宝,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智慧。目标导向如灯塔指引方向,问题导向似钥匙开启突破之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这一方法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和“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行动自觉,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图景变为现实,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法治思维。坚持法治思维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内在地要求以法治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增强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方式调控和治理经济运行。法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的竞争秩序、可预期的行为规则和权益保障,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新征程上,要持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抓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工作要求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狠抓落实,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钉钉子”。这一方法论要求在落实工作中做到精准、持续、有力。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抓落实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强大动力。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