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英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接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等一系列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
明确经济发展根本保证根本立场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并不是包办一切,而是要管大事、议大事,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更加强调发展的高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
新时代以来,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加强统筹谋划赢得战略主动
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有战略层面的认识论,也有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为作出战略判断、进行战略谋划、赢得战略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重要战略考量,强调“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既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实现对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与超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迫切需要尽快实现经济发展。当时,传统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主要研究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问题。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既要实现摆脱贫困的任务,又要实现建成强国的任务。习近平经济思想回答了一个国家如何摆脱贫困以及在摆脱贫困后如何乘势而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经济发展问题,从理论上为一个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与传统发展经济学主要基于成功国家的经验来开药方不同,习近平经济思想基于发展的具体实际,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