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别把群众意见当“异见”

日期:12-16
字号:
版面:第07版: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江竹轩

工作中,有的干部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时,把“牢骚话”“啰唆声”当作基层的“异见”,听到就找借口推诿、绕道走,登记了也束之高阁,不去办理、没有回音。

群众意见,是群众心声的直接流露,更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晴雨表”。虽然有时听起来不那么悦耳,但是其中蕴含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这些都是基层事务的堵点、难点、痛点,是改进工作、优化决策的宝贵财富。如果干部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的良机,更可能让矛盾和问题在沉默中“发酵”,最终演变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因此,必须放下对群众意见的成见,摒弃将提意见视为“挑刺”“找茬”的狭隘心态,转而将其视为发现问题的“金钥匙”、检验决策的“试金石”、自我修正的“催化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需树立开门纳谏的姿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群众的每一句“牢骚”和“啰唆”。这意味着,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成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建立健全群众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确保每一条意见都能被认真记录、仔细分析,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进展和结果,让群众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

其次,要有坦诚相见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气度,勇于直面群众反映的问题。面对群众的“刺耳”之声,干部不能选择性“失明”“失聪”,不能有丝毫的逃避和敷衍,而是要敢于刀刃向内,自我剖析,查找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坚持问题导向,真刀实枪地解难题,真心实意地办好事,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

此外,要以群众的“脸色”检验工作的“成色”,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要建立健全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定期邀请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推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在每一次的服务中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