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团场职工储存冬季蔬菜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使用菜窖。漫长的冬季,职工家庭的生活质量,与菜窖的大小以及储存蔬菜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
1978年深秋的一天,父亲从团里的砖窑厂买回一牛车青砖。这些青砖有的缺个角,有的不平整,外形不是很标准。父亲说,用它们翻新扩建一下家里的菜窖,好看不好看不要紧,只要结实耐用就行。
到了周末,一大早全家人就忙碌起来。父亲用坎土曼挖开老菜窖顶上盖的浮土和芦苇,取出一堆木棍。接着,他用钢卷尺重新量了长度和宽度,在老菜窖的旧址上挖起来。
母亲用扁担挑着两个柳条筐,把父亲从菜窖里挖出来的土运到院子外的洼地里。我和弟弟用木棍抬着一个小筐子,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把土往外运。
拆下来的芦苇和木棍,母亲把它们整齐地堆放在院子里的柴火垛旁。
快到中午的时候,新菜窖的轮廓就挖好了。父亲高兴地说,这么大的菜窖,储存2吨大白菜都没有问题。
接下来,母亲将提前泡好的草泥用桶装好,放到菜窖周围。我和弟弟一筐一筐地将青砖从院子外运送到菜窖边。父亲沿着菜窖边,开始砌砖。
想着家里要有新菜窖了,我和弟弟都特别高兴。运砖时,我们一路小跑,一点也不觉得累。没过多久,菜窖的四周就堆满了我们运来的青砖。
看到父亲认真地砌砖,进度并不快,我就提出给父亲搭把手。父亲笑眯眯地同意了,伸手将我抱进了菜窖里。父亲用瓦刀将草泥均匀地抹在砖墙上,我马上将砖递到父亲手里,生怕动作慢了。我和父亲配合得很默契,父亲砌砖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菜窖四周的砖墙很快就砌好了。为了储菜和取菜时进出方便,父亲还在菜窖口砌了几个台阶。菜窖上面重新搭上了粗粗的新木棍,铺上芦苇扎的苇把子和厚厚的一层稻草,再严严实实地盖上新土,一座青砖砌成的新菜窖就大功告成了。
剩下的一些青砖,不论是整块的,还是半块的,都被我们铺在了菜窖底部,一点都没浪费。
为了更好地利用储存空间,父亲在菜窖顶部的木棍上拴了几根粗铁丝,然后吊上一个柳条编的抬把。父亲说,可以在上面储存水果。
那年入冬前,家里买了很多菜。新菜窖里储满了大白菜、青萝卜、胡萝卜和土豆。父亲还从连队的果园里买了一篮子苹果和梨子,小心地存放在了那个抬把上。
菜窖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光便于蔬菜的储存,水果存放到春节,也和刚买来时一样新鲜。
我们家的菜窖,使用了很多年。后来,我们搬进了楼房,买了冰箱。每年的秋冬时节,母亲还会时不时念叨起那个青砖砌成的大菜窖。是它,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和青黄不接的春天里,吃上了鲜嫩的蔬菜和水果,度过了记忆中最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