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意见征集切莫“征”而不用

日期:12-09
字号:
版面:第07版: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江竹轩

意见征集,本质上是为了广泛听取各方声音,汇聚众人智慧,以更好地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意见征集却常常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形成“征而不用”的尴尬局面。

不少地方意见征集流程看似完善:相关部门发布征集公告,群众积极响应,提出见解与建议。然而,这热闹的背后却是大部分意见如同石沉大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反馈。这样的“征而不用”,不仅让群众的努力付诸东流,更让意见征集本身成了一种徒有其表的摆设。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对于意见征集的认识存在偏差。在他们看来,意见征集或许只是走过场、应付差事的一种手段,而非真正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途径。在征集过程中,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诚意与耐心,对于群众的意见只是简单地收集起来,而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采纳。这种态度上的敷衍了事,直接导致了意见征集的“空心化”。

其次,意见征集的后续处理机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即便相关部门认真收集了群众的意见,但在后续的处理与反馈环节上却常常出现脱节。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反馈机制,群众往往无法得知自己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如何被采纳以及采纳后的效果如何。这种信息的不透明与不对称,使得群众对于意见征集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身处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够反映出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因此,对于意见征集的“征而不用”,我们不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进,更要从根本上树立尊重民意、汇聚民智的理念。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将意见征集视为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在征集过程中,要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与耐心,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意见征集的后续处理机制,确保群众的意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处理;要加强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与民主性,让群众能够真正参与到决策中来,感受到自己的意见与价值。此外,还应倡导一种开放、包容的决策文化,鼓励政府部门倾听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如此,才能真正打破形式主义的怪圈,让意见征集成为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