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背景下,兵团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实现兵团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兵团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实现兵团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主题,围绕“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在扩大规模中提高质量”总要求,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工业化主战略。兵团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兵团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实现工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转型升级。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提升发展能级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在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源等创新关键要素上发力,聚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起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一是发挥兵团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作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从1到100”的转换。在加快“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应用—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产业创新全过程衔接中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是新技术需求的最先捕获者和新技术成果的最终应用者。要逐步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世界一流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壮大兵团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三是筑巢引凤,倾心“引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要“摸清家底”,了解兵团人才储备和人才缺口的实际情况,定向精准招录,实现“引才以需、引而能用”,强化兵团各类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力度,实现人才定向精准培养,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
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夯实产业体系根基
锚定新型工业化方向,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做强产业链群,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焕发新风采。主动融入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聚焦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立足兵团工业发展定位,结合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按照集群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发展,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是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煤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铝化工等产业链延伸,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数字经济提升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成为培育兵团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重点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培育引进一批新兴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制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兵团经济中的比重。三是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兵团要紧抓机遇,加快推动生物制造、量子信息、基因和细胞技术等未来产业,全面支撑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增强内生动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振兴行动。国有企业是兵团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体现兵团特色、关系安全形势、发挥战略作用的领域布局国有企业,壮大国有企业规模。以现有优势资源和存量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兵团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产业集聚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尝试跨师团、跨区域,整合重组国有企业,积极引导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化、价值链高端化延伸,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兵团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事实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就业就比较充分,市场发育就比较成熟,经济就充满生机活力,人民生活就比较富裕,社会就比较和谐稳定。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思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三是共同发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一链一策”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特色产业集团、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通过加大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成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帮扶和发展并举,着力提质量、优环境、强服务、促融通,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兵团要鼓足“闯”的勇气,使出“拼”的劲头,铆足“实”的干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兵团篇章。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