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践行法治精神 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日期:12-07
字号:
版面: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11月28日,申金德(左一)在向社区居民发放普法手册。曹刚健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进

“租房子的时候,要签订书面合同,按照约定和法律规定各自履行义务。”

“不要轻易点击或扫取陌生人发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

……

11月30日,在六师五家渠人民路街道东城社区,社区党总支委员申金德正在现场解答居民的法律咨询,引导居民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有事找小申,是东城社区居民的共识。

为什么大家这么信任申金德?

社区群众这样说:“他把职工群众装在心里,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排忧解难,处理烦心事。”

今年36岁的申金德有16年的从军经历,从部队退役后就在东城社区工作。日常工作中,他经常利用岗位“人熟、地熟、事熟、感情熟”的优势,帮助社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深受职工群众的信任。

2022年兵团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后,申金德经过推荐、遴选、培训、公示等层层考核,成为社区“法律明白人”,有了这个身份,申金德如鱼得水,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热情更高了。

今年5月的一天,申金德在社区设置“流动办公桌”为居民办理业务,60多岁的居民李某气鼓鼓地找到他反映问题:“楼上太吵了,让我没法休息,你们社区管不管?”

原来,李某楼上住户王某家有一个5岁的孩子,晚上在家经常跑来跑去发出噪音,影响了李某休息,多次沟通无果后,李某找到了申金德。了解情况后,申金德拉着李某唠起家常,耐心平抚李某的情绪,同时找到王某,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双方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经过他的耐心调解,两家矛盾化解,二人握手言和。

“其实邻里间,小矛盾、小纠纷时有发生,如不能及时化解,就有可能激化矛盾。我本身就在社区工作,熟悉群众的想法和需求,群众也信任我,所以沟通起来基本没有隔阂,容易达成共识。”成为“法律明白人”以来,申金德帮助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33件,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起。

在日常工作中,申金德逐渐意识到,化解矛盾纠纷主要还是得紧跟群众实际需求,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把“法言法语”转化成“家常话”,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要想普好法就得自己先学法,如果普法时自己对法律法规一窍不通,就会南辕北辙,根本解决不了群众的法律诉求。”申金德深知法律知识储备是关键。为此,他认真研读《宪法》《刑法》《民法典》等法律条文,关注了许多与普法相关的微信公众号,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虚心向司法所干警或专业法律工作者请教,以便更好地向职工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在工作实践中,申金德发现群众的法治意识在不断提升,对法律的需求也在增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申金德定期收集社区群众的法律需求,并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日等时间节点,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放普法资料等多种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引导居民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转变法治观念。

“小申讲的都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特别实用,发的宣传册带漫画图,很好理解,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好多问题。”社区居民赵淑琴夸赞道。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担任“法律明白人”以来,申金德不辞辛劳,不怕麻烦,坚持普法宣传在基层、矛盾化解在一线,努力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将法治精神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申金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践行法治精神,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