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立冬后,北方的雪纷纷扬扬,如诗如画,将大地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仙境。我喜欢冬天,常常在这片纯净的天地间,仰望苍穹,任由那冰凉甘甜的雪花,轻触我的唇齿。那一刻,雪花化作了世间最甜美的冰点,带着一丝丝凉意,直抵心底。
在记忆的最深处,冬天的味道悄然展开。寒风凛冽,万物沉睡,人们在食物的香气中,寻找着慰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古人以诗寄情,今我以食述冬。冬日的餐桌,是一幅幅热气腾腾的风景画。
火锅,成为这个寒冷季节中最温馨的邀请,火锅端上桌,那精致的铜锅,散发着古朴的韵味,锅底是火锅的灵魂所在,无论是清澈如水的清汤,还是浓郁醇厚的骨汤,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奶白色的汤汁,在火炉上欢快地翻滚着,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鲜嫩的羊肉卷,一片片薄如蝉翼,夹起一片,放入锅中,滚成微微卷曲的淡黄色,像是一朵慢慢绽开的花朵。入口,羊肉的鲜嫩,醇厚的肉香萦绕在口,没有丝毫的膻味,满足了挑剔的味蕾。
红绿相间的辣白菜,酸辣的味道在汤中释放,为整锅汤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味。酸爽开胃的酸菜,带着独特的酸味和淡淡的发酵香气,剔除了肉的油腻,综合了火锅的味道。再端上一盆鲜美无比的小鸡炖蘑菇,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热气腾腾的铁锅炖大鹅,也是下雪天招待远方客人的硬菜,鹅肉紧实有嚼劲,浓郁的肉香与锅底的香味交织,增添菜肴的香气和层次感。这些北方特有的美食,就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唤醒了味蕾的每一个细胞。
在北方冬日盛宴中,冻梨是独特的饭后甜点,这里不得不说,冻梨,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一场暴雪使一个小村庄与外界隔绝,粮食短缺。一位智者发现,被冰雪覆盖的梨子解冻后变得特别清甜,且能长时间保存。这个发现帮助村民渡过了难关。冻梨黑黢黢的外皮下,藏着清甜如蜜、冰爽入心的果肉,咬一口,汁水四溢,独特的口感,迸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畅快。
菜窖里的那些冬储蔬菜,白菜、萝卜、南瓜、土豆、番薯……经过时间的沉淀,更添了几分醇厚与甘甜。在过去,物流尚未如今日这般便捷,这些蔬菜是冬日餐桌上的常客,朴素简单,却饱含深情。如今,各类新鲜蔬果四季不缺,但那份对季节之味的思念,却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每当年关将至,母亲总会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身影在蒸汽中若隐若现,她将红豆研磨成沙,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接着,将糯米揉成软糯的面团,包裹着香甜的红豆沙,捏合成一个个圆润的黏豆包。而那些馒头,她选用精心挑选的面粉,经过无数次的揉捏与发酵,使其变得松软,富有弹性。厨房里,混合着豆香与面香,随着蒸锅盖子的缓缓揭开,一股股热气腾空而起,与窗外的冷空气相遇,使得屋内更加雾气缭绕。
蒸好的黏豆包和馒头,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十分喜人,母亲用一块干净的布巾小心翼翼将这些热腾腾的面食包裹起来,然后轻轻地放进竹篮里,接着,她提着竹篮,踏着积雪,朝着祖父祖母家的方向走去。那一刻,风雪中留下的足迹,深深浅浅,构成了冬日里最温馨的景致。
如今,在繁华都市的某个角落,我与朋友们围坐桌旁,享受着鸳鸯锅带来的双重滋味,心中不禁涌现出那些旧日时光。那热气腾腾的厨房、母亲忙碌的身影、祖父祖母慈祥的笑容……这些记忆,宛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又明亮,照亮了味蕾,也照亮了心灵。舌尖上的冬天,不仅仅是食物的盛宴,更是情感的交融与传承。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家的味道,总是最温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