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江
大雪时节是赏雪的好时节。此时,倘若你细细品味一些嵌有“雪”字的对联,则更添几分情趣。
相传,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曾到当地一寺院游玩,并在寺院内一亭中融雪煮茶,时人便将此亭取名为“东坡煮雪亭”,并撰一下联:“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当时无人对出上联,直至清代西泠印社创办之后,才有人对出上联:“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上下联得体工整,妙思巧成,耐人寻味。
苏东坡常与黄山谷(黄庭坚)作对互娱。一次,两人外出游玩,不知不觉已晚霞满天,黄山谷便借景吟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苏东坡不甘示弱,随口对道:“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苏东坡话音刚落,两人不禁相视一笑。原来上下联各自嵌入了词牌名《满江红》和《普天乐》,且与联句融于一体,让人击节称叹。
南宋史学家李焘幼年时就能与人吟诗对句,一次他的私塾老师路过池塘,触景生情吟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李焘应声答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上联想象奇特,风使水“皱面”,下联对答巧妙,雪让山“白头”。纵观全联,联语赋予绿水、青山以生命感,新意迭出。
明代学者王璲少年时才学过人。一年冬天,其父见雪过天晴,屋上的积雪融化,即景吟出上联:“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水。”父亲要王璲对出下联,王璲不假思索地续了下联:“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上下联虽语出自然,但于自然中见新意,读来亦具情趣。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有一天路过一座凉亭,亭中有四人谈吐不凡,便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姓高的才子吟出一下联:“水上结冰冰上雪,雪上加霜。”吟罢,拱手请纪晓岚续对,纪晓岚随即对道:“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众人听罢,击掌赞叹,连夸纪大学士才华出众。
1964年,《光明日报》刊出郭沫若《毛主席诗词集句对联》26副,其中有“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一联。此联是郭沫若为浙江温州江心屿“来雪亭”所集,上联出自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下联出自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全联工巧自然,妙趣横生。
民间流传有一副对联:“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联语自然,写景状物,巧妙天成,饶有趣味,足见作者观察之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