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我不是大禹,却梦想着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历经3年时间,行程5000多公里,本书作者刘宁从黄河源头踏勘到黄河入海口,边走边读、边体验边思考,以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真切的行旅感受,撰写了这部凝练、厚重、鲜活的纪实文学,为读者讲述了内涵充盈、汹涌澎湃的黄河故事。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陶文鹏撰写。在本书中,作者基于“诗和画同为艺术,遵循共同的艺术原则和规律”的认识,在字里行间进行了一次将文学与绘画融合的探索,揭示了两者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全书引用了大量作品,并对作品做出独到的评析,揭示了诗画之间在质感上的相互渗透和转化,这种质感的交融使得唐诗与绘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它们共同构成了唐代艺术的独特风貌。
名物学是涉及社会生活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本书涉及古代家具、宋代花瓶、香事、茶事、酒器、节令风物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和揭示名物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功用,考据精审,文图并茂,一卷在手,既可以领略名物研究的魅力,也可以对作者治学的特点以及学问的如何养成等多有领悟。
本书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书中追忆了朱季海等章黄之学直接的传承者,钟敬文等北师大名师,周有光等专业领域内的前辈师长,邹晓丽等同窗学友和同辈朋友,李宝芬等专业之外的师友。品读这些真挚通透的文字,我们不仅能看见王宁教授个人的成长轨迹、诸多文化名家的嘉言懿行,也能一览百年来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学术进步的斑斓画卷。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据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