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喜
读小学时,老师念过几句顺口溜“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咬脚杆,冬季寒冷待明年”,勉励我们要好好读书,不能贪玩偷懒。不长大后渐渐觉得,热热闹闹的春夏秋三季,似乎并不是最佳读书季,而寒冷的冬天,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少,最能让人静下心来,尤其是漫长的冬夜,才是理想的读书时间。
在寒冷的冬夜读书,早已成为古人的雅好。“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代诗人袁枚冬夜读书痴而忘寝,竟至读到烘被的熏香已化为灰烬,取暖的火炉也熄灭无烟的时候。“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南宋诗人陆游冬夜读书,常常至夜阑更尽,并写下了诸多有关夜读的诗词。《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是陆游夜读时写下的佳作,其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诗,成为影响深远的至理名言。
我年轻时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冬季农事之余,喜欢在清静的夜晚读书。寂静的冬夜,烘笼里燃着炭火,我将身体裹在棉被里,烤着烘笼,沉浸在书中那美妙的世界里。
读书,需要环境安静,更需要内心的宁静。冬天的夜来得早,去得迟,白天里那些尘世上的喧嚣,此刻全部淹没在寒冷的夜幕之中。窗外墙根下、树枝间,虫豸和夜鸟不再吵闹。南方的冬夜,无雪,少风,微雨,听不到半点天籁。门窗内灯火阑珊,家人早已歇息,正是安心读书时。
春夏秋三季,温暖和煦,气候宜人。夜晚人影憧憧,灯红酒绿,扰人心境,让人很难安定地坐在书桌前。而冬季的夜晚,灯火暗淡,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爱交际应酬的人们也减少了活动,这时候最舒适静下来宅家读书。让心跟着书里鲜活的文字,走进多彩的故事,感受优美的意境,细嗅书卷的气息……
而今的冬夜读书,虽然无法还原古人“围炉”“熏香”的雅趣,但置身书房里,一样是手有书卷,心有书香,充满韵味与意趣。晚饭后,无论窗外是风是雨,踱到书架旁,抽取一本适合夜读的书,在写字台前坐下来读。不生炉火,不煮咖啡,不泡香茶,毕竟读书并不必要零食美饮为佐料,只需一台通红的电火炉,怀中再抱一个热手器即可。怀着阅读的渴念,就着台灯,展开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卷,屋子里充满暖身又暖心的感觉,书香在橘色的灯晕里幸福地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