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2024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尚品格,为新时代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提供了思想引领,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蕴
教育家是全神贯注于教育沃土,专注于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探索,能够深思并提出教育活动新理念,聚集专业精神与教育情怀于一身的“大先生”,是在教育思想、理论或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是广大教师中的优秀代表和杰出楷模。教育家精神是众多教育家共有精神品质的高度凝练,为广大躬耕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完善自我的精神引领。
政治立场的人民性。人民性,就是始终坚持教育为了人民。教育的人民性归根到底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树民族精神之魂、立爱国主义之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既体现世界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更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倾力奉献的理想信念,归根结底就是要在育人实践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品行操守的示范性。育人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家既能在育人活动中濡染受教育者,又可在行业领域内影响其他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实践中的行为示范和教育领域的榜样示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对教育家言行的要求,也是教育家高尚操守的体现。育人实践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体系,只要扎实推进“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实践,都可蕴化出与时代需求相符的教育智慧和高尚品格,都可成长为社会公认的教育家。
事业情怀的自觉性。作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教育家,其所具备的教师核心素养,也应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体现出引领性,落脚在“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和教育实践上。教育家的成长是伴随着受教育者的成长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来源于广大教育家始终“胸怀天下”的育人实践,并把“以文化人”视为毕生的责任担当和职业使命。
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鲜明特质
既要信仰坚定,又要铸魂育人。理想信念之于教师,是精神支柱,是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只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对所讲课程的内容高度认同,引导学生立志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既要博学多能,又要热爱学生。富有理性思维的教师,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潜心问道、严谨笃学,能够辩证分析、正确看待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以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实际为导向,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能力。新时代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做到真诚地尊重学生、真正地理解学生、真心地关爱学生。
既要道德高尚,又要胸怀天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之德乃教之魂。教育家精神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对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为师者要善于律心,即能够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师者要长于律言,即能够把控自己的言论,确保言语不失范,传播真善美。为师者要谨于律行,用身教的力量引导学生,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新时代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又要秉持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全面落实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
坚持政治导向,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政治导向是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根本要求。教师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抱负,不忘“以天下为己任”和“以教育为天职”的家国情怀,锻造时代自觉。立志育人育德、笃行以心养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培养一代一代赓续红色的血脉,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坚持目标导向,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素养。强教必先强师,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真正的成长和发展在于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就是要提升广大教师的成长自觉,用自己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追求事业的卓越,铸就生命的辉煌。要主动聚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紧密围绕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需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忠实传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在时代发展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在国家大局中把握自身的机遇,在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坚持效果导向,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开展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教师群体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等先进人物,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宣传平台,充分展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可亲可敬形象,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
(作者单位:兵团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