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摔”出来的兄弟情

日期:12-01
字号:
版面:第01版:时政       上一篇    下一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丽德尔·塔帕衣

11月2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式摔跤项目决赛上,兵团运动员获得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是兵团代表团获得奖牌数量最多的项目。

在颁奖仪式上,兵团代表团民族式摔跤项目教练员切那尔别克·乌拉孜别克默默地坐在领奖台下,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弟子们一个个走上领奖台。颁奖仪式一结束,兵团运动员们纷纷走到切那尔别克·乌拉孜别克身边,将自己的奖牌挂在他的脖子上,异口同声地说:“谢谢教练!”

“每个运动员都不容易,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看到他们站上领奖台,我感到非常自豪。”说这话时,切那尔别克·乌拉孜别克颇为动情,表情也不再像往常那样严肃。

在合影环节,运动员阿曼朱力·木拉提别克发现克吾仁库没有奖牌,便把自己的奖牌挂在了自己好兄弟的脖子上,轻声对他说:“这奖牌也是你的,兄弟。”

“我们就像一家人,都是‘摔’出来的好兄弟。”阿曼朱力·木拉提别克告诉记者。

兵团民族式摔跤项目团队有13个人,是一个由汉、满、蒙古、哈萨克等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式摔跤虽说是一项个人运动,却离不开团队协作,在训练过程中,每个运动员都是彼此的陪练,在相互切磋中不断成长进步。

训练时,切那尔别克·乌拉孜别克经常对运动员们说:“摔跤要学会借力打力,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我们的团队也应该如此,心在一起、一起用力,才能获得技巧上的提升。”对这句话,每个运动员都铭记于心。

民族式摔跤汇聚了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回族式摔跤)、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6个跤种,每个跤种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摔跤文化,兵团代表团此次参加了其中5个跤种的比赛。民族式摔跤不仅是运动员技艺的较量,更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我以前练的是绊跤,这次参加的是格。在训练过程中,我学习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提升了技艺,更开阔了眼界。”兵团运动员朱马拜·斯拉木说。

民族式摔跤比赛时,每一次的出手、每一次的摔投,在几秒内就可能决定胜负。对于运动员而言,这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挑战,更是对心理和策略的严峻考验。

“无论摔跤的形式如何变化,勇敢、坚韧与尊重对手,是我们所有运动员所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今后我们会继续刻苦训练,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切那尔别克·乌拉孜别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