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戏曲之路,与兵团同行

日期:11-21
字号:
版面: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培培在兵团豫剧团原创豫剧《戈壁母亲》中的扮相(资料图片)。张培培 提供

我叫张培培,1990年出生于河南商丘,一个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

我的父亲是一位民间唢呐艺人,从小我就跟随他四处唱戏,那些经典的唱段如“有为王我金殿上观看仔细……”“在宫院我领了万岁旨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庙会唱大戏时,我总是那个穿着小花棉袄,蹲在戏台下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女孩。父母见我对戏曲如此痴迷,便决定送我到戏曲学校学习。

2006年,我从戏曲学校毕业,怀揣着对戏曲的热爱,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新疆,加入了兵团豫剧团,成了一名专业戏曲演员。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老演员,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在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

2023年4月10日晚,由我领衔主演的豫剧《解忧公主》在乌鲁木齐剧场上演,观众们的掌声和喝彩声让我深感自豪。这部剧讲述了解忧公主为了大汉江山和黎民百姓的安宁,毅然割舍爱恋踏上和亲之路的故事。而我,正是那个在舞台上用戏曲演绎这段历史的演员。

回望过去,2007年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兵团豫剧团筹备豫剧现代戏《天雪》,我有幸被选为女主角香兰。然而,初入角色时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不明白什么是兵团,也不理解兵团精神和兵团人的特质。于是,老演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给我讲述兵团的历史,让我逐渐明白了老一代兵团人面对严酷自然环境时的坚韧和奉献。就这样,在老演员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大剧。

此后,我相继出演了《大漠胡杨》《戈壁母亲》《花木兰》《西厢记》等几十个剧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一次演出,都是我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我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为了演活人物角色,我会对着镜子练习无数遍,直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恰到好处。

2019年,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在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活动中,我凭借在大型现代豫剧《戈壁母亲》中饰演柳月季一角,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兵团的日子里,我不仅是一名戏曲演员,更是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深知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流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此,我在演出的同时,也积极参与豫剧的传承和推广工作。我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豫剧的历史和魅力,教他们唱戏、学戏,让他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还积极参与各种戏曲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共同推动豫剧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我不断创新和尝试,我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如与舞蹈、音乐、美术等领域的艺术家共同创作,让豫剧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和创意,这些尝试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如今,我已经在兵团度过了近20年时光,这里已经成了我第二个家乡,我深深地爱着兵团这个大家庭。多年来,我积极参加兵团组织开展的文化下基层等系列演出,几乎走遍了兵团的各个团场。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戏曲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豫剧之花在大漠戈壁扎根。

今后,我将继续我的戏曲之路,与兵团同行,用戏曲演绎更多故事,传递更多正能量。同时,我也将继续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作用,让非遗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兵团豫剧团演员队副队长、一级演员 张培培 口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