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师阿拉尔市举行的2024“春雨工程”河南南阳文化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中,罗辅江(右三)和徒弟们向游客展示塔河美食“馕坑四宝”的制作过程(资料图片)。 罗辅江 提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11月17日,在一师阿拉尔市上海风情街的塔河美食“馕坑四宝”餐厅里,前来品尝美味的食客络绎不绝。
“今年我们接待了很多旅游团,有的来自上海、台湾、香港等地,有的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最忙的时候,我们一天接待了20多桌客人。”塔河美食“馕坑四宝”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辅江说,他家的餐厅是来一师阿拉尔市的游客不会错过的“打卡”地之一。谈起生意兴隆的秘诀,罗辅江笑着说:“守住初心,淬炼美味,诚信经营,就不怕没有回头客。”
来新疆和兵团游玩,吃顿香喷喷的烤肉,是很多游客的选择。20余年来,罗辅江一直坚持精心制作各种烤肉。
“‘馕坑四宝’精选当地的‘昆岗羊’‘塔河鱼’‘树上鸡’‘沙漠兔’等食材,经秘制酱料腌制后,在馕坑里烘烤而成。”罗辅江说。
在罗辅江看来,烤肉作为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美食,吃的就是一个新鲜。
“我们选用食材极为严格,羊要选用8至12公斤的羊羔,鱼要选用塔里木河的草鱼,鸡要选用2公斤左右的散养果园鸡,兔要选用2公斤左右的散养沙漠兔,当天宰杀,当天烤制,保证食材新鲜。”罗辅江一直保持着精选原材料这份初心。他烤制的“馕坑四宝”深受大家喜爱。
此外,“馕坑四宝”的烤制过程也颇为讲究。制作烤全羊用果木做燃料,将果木放置在馕坑中充分燃烧,再用盐水熄灭明火,将处理好的羊挂靠在馕坑壁上,堵住坑口,连焖带烤90分钟。经过烤制,烤全羊外皮金黄油亮,盐水形成的水蒸气让羊肉咸味适中,更加鲜嫩。
说起“馕坑四宝”的诞生过程,罗辅江的话语里透着自豪:“新疆菜好吃,新疆人也都是热心肠。多亏了我的师傅,没有他的传授,就没有我的今天。”
1990年,罗辅江从四川省泸州市来到新疆,在和田市一家特色美食餐厅找到了帮厨的工作,馕坑烤肉的制作技艺也是这个时候学会的。
“师傅人特别好,他耐心教我选肉、腌肉、烤肉,我学会了各种新疆传统美食的做法。”谈及那段经历,罗辅江倍感温暖。1994年,他辗转来到一师发展,担任一家大酒店的主厨,潜心研究馕坑肉系列菜品。
2010年,罗辅江在一师阿拉尔市开了一家名为塔河美食“馕坑四宝”的餐厅。餐厅凭借美味可口的各种烤肉迅速走红,不少食客慕名而来。
随着“馕坑四宝”火出圈,罗辅江也遇到了让他深感自豪的三件事:一是曾有支青专程从上海市来到一师阿拉尔市,只为吃他做的“馕坑四宝”,之后老人把一份烤制好的“馕坑四宝”空运到上海,分享给了亲戚朋友;二是2017年,塔河美食“馕坑四宝”作为一师阿拉尔市的美食文化代表之一,亮相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圈粉”;三是2020年,塔河美食“馕坑四宝”入选第四批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罗辅江也成为塔河美食“馕坑四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肩负非遗传承人的责任,罗辅江越干越有劲。他把塔河美食“馕坑四宝”餐厅的店面扩大到了1000平方米,吸纳了20余人就业。他还带着“馕坑四宝”制作技艺走进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让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助力该项技艺薪火相传。
“阿拉尔是我的第二故乡,塔河水滋养了‘馕坑四宝’这道美食,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坚守初心,让这道舌尖上的非遗美味传得更远。”罗辅江说。
项目名称:塔河美食“馕坑四宝”制作技艺
列入年份:2020年
项目简介:
塔河美食“馕坑四宝”的食材选自一师阿拉尔市特色原生态的“昆岗羊”“塔河鱼”“树上鸡”“沙漠兔”,用特制的馕坑烤制而成,在烤制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确保食材的口感,烤制完成后,将食材取出,撒上秘制调料即可。“馕坑四宝”的特点是外焦里嫩,味香可口,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馕坑四宝”的具体制作过程包括:建造馕坑、选购原料、秘制酱料、腌制晾干、果木烧烤、出品上桌等。其中,馕坑是用当地传统的建造工艺制作成的。这种土制馕坑,不仅结实且受热均匀,烤出来的食物还有独特的香味。
传承人:塔河美食“馕坑四宝”餐厅经营者 罗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