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传承创新 实力“出圈”

日期:11-21
字号:
版面:第06-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谭木(右下)在指导年轻演员做杂技动作(资料图片)。 谭木 提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慧

“大家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来一遍。”11月18日,兵团杂技团编导、演员谭木正在和杂技演员们一起为蛇年春晚排练大型原创杂技剧《孟母三迁》节目选段。

“一个杂技节目的成型至少需要1年时间,要不断地打磨、加工。一个优秀的杂技节目需要几年时间的沉淀,才能够登上艺术高峰,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艺术盛宴。”谭木感慨道。作为艺术演员,要勤学苦练,耐得住寂寞,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杂技演员。

有着多年杂技演员经历的谭木,更能从杂技演员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杂技学员们制订符合其自身条件的训练计划,明确表演方向。为了使演员在节目中更加贴合角色,表演更加出彩,谭木还经常为他们“开小灶”。谭木告诉记者:“在兵团杂技团,学员们基本功学扎实后,教练就会在毕业前的一两年根据他们的基本情况规划发展方向。这样,学员不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还能在练习时更有动力。”

如今,兵团杂技团已经形成了学员、见习演员、演员三个梯队的杂技队伍。这也是近20年来兵团杂技团人员结构最完善的一支队伍。在此基础上,兵团杂技团的节目创作模式不断改进。编导创作时首先研究故事、主题,再根据情节筛选、配置杂技技巧。

杂技是“把后背交给对方”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作为辛氏杂技第六代传承人,谭木致力于不断修炼杂技“真功夫”,给观众带来奇妙的享受。“一个杂技团的实力强不强,要看演员们的顶(鼎)功行不行。‘顶’是杂技三大基本功(腰腿、跟头、顶)中的一项,也是其中难度最大、最难保持、使用量最大的一项专业技术。当然,这也是我们兵团杂技团压箱底的绝活。以顶(鼎)功为基础编排的杂技节目《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春之韵——女子倒立技巧》在国际上斩获了几个大奖。”

作为一门肢体艺术,杂技不受语言限制,深受全世界观众喜爱。杂技是讲好兵团故事的绝佳表现形式。“中国杂技的惊、奇、险让世界赞叹,如何才能将观众的即时兴趣更长久地留在他们心中?我想,对于杂技这门艺术来说,要发展下去、被人记住,除了有意境、有意味,还必须有故事情节、有文化底蕴,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工作。”谭木说。

项目名称:兵团杂技

列入年份:2020年

项目简介:

兵团杂技团自1951年建团以来,在杂技艺术发展中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使杂技艺术从陈旧的表演形式中解放出来,让杂技表演舞台艺术化。兵团杂技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杂技艺术精华,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与音乐、舞蹈、剧情、现代舞台艺术等多种元素相结合,使其更具思想内涵和艺术性、观赏性。

兵团杂技有着高、难、新、奇、美等艺术特征。近年来,兵团杂技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精品立团,创作了大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兵团特点的优秀杂技作品。兵团杂技的传承从延续过去世家相传、口口相传的师徒教学模式,发展为以团办学、系统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杂技学员,扩充后备力量。

传承人:兵团杂技团编导、演员 谭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