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来了,露水便显出几分冷意来。晨起推窗,草木枝叶上缀着细小的水珠,在朝阳下闪着光,像是谁撒了一把碎玻璃。这光景与白露时节大不相同了——那时的露水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如今却已透出秋深的凉。
“寒露”二字念起来娇小,内里却藏着惊人的力量。此时的天地苍茫,黄叶飘零,明媚的光景已然阑珊,却自有一番清朗气象。晴空如洗,秋风飒爽,令人心中顿生秋水长天之感。大自然的调色盘在这个时节格外大胆,明黄、橘绿、绛紫、湖蓝相继登场,为大地披上了一件斑斓厚重的秋衣。
当第一阵北风掠过窗棂,最适宜泡一壶花茶,静静地看云观月,聆听冬天渐近的脚步声。铺开素笺,给远方的友人写下一句:“天寒露重,望君保重。”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虽已过中秋,乡愁却未减分毫。这个“寒”字,为万物都添了一层凉意。
儿时的记忆中,寒露时节总飘着芝麻的香气。家乡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家家户户开始磨制芝麻糊。石磨转动的声响,芝麻的馥郁芬芳,在寒露清晨格外清晰。母亲们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为家人准备热腾腾的芝麻糊。孩子们趴在桌边等待,小脸被热气熏得通红。老人则会在这日晾晒过冬的被褥,连腌菜坛子都擦得锃亮。他们从容不迫,仿佛早已参透自然的脾性。
寒露时节的菊花开得正好,黄的、白的,偏偏在这微寒时节绽放。这多像中国人推崇的“守”——守得住清冷,才开得出风骨。寒是考验,露是滋养,花不怨寒,人不怨秋,都在自己的时序里,将当下活成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