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郭则沄受托编集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俦社社长张镒是个细心人,每次俦社在水香洲雅集之后,他都会整理并保存社友们创作的作品。他在临终前将这些手稿交托给郭则沄,叮嘱其务必整理出版。

  张镒之所以选择郭则沄来完成遗愿,是因为郭则沄在京津两地政治圈、文人圈里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此人出生于书香世家,1903年中进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士、浙江温处道、署理浙江提学使等职。民国时期在徐世昌的政府中任国务院秘书长。随着徐世昌下野,他辞去公职隐居于京津,专心著述,成为民国京津文坛核心人物之一,对民国旧体诗坛、词坛,尤其是天津地区的文学发展贡献卓特。郭则沄不仅是文学家,更是文化活动家,热衷于结社。他在北京主持蛰园律社、瓶花簃词社、延秋词社,在天津则参加须社、城南诗社、俦社,均是主要成员。

  清朝至民国时期,天津卫老城厢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若干座私家园林,如东边有问津园、寓游园,西边有水西庄,西北边有芥园,东北边有宁园、曹家花园,还有分散在各国租界的园林,如人民公园的前身荣园。张镒的水香洲坐落在城南八里台西侧,恰好补上了城南缺少园林的缺憾。这些园林是主人的会客厅,是他们构建朋友圈的平台,是结交权贵的私密空间,也为文人聚会提供了文娱场地。张镒将水香洲提供给俦社,令其在文人圈里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张镒是个颇有头脑的人,深知要让水香洲流传后世,关键在于文字记载。水香洲在天津的众多私家园林中,既没历史也没名气,但若与俦社捆绑在一起,借文传名不失为良策。但俦社在水香洲的活动次数较少,还未形成气候,积累的诗文数量也不多,还没到集结成册的阶段。张镒的临终遗愿是将积攒的诗稿编辑出版,使水香洲与俦社诗文共传后世。郭则沄凭借为人处世和在文学上的成就,成为他可以托付此事之人。

  《水香洲酬唱集》序文中,郭则沄用了三次“汲汲焉”来展现张镒委托他整理诗稿时的恳切心情。“古之辋川甫里竹垞西陂今皆芜没,独赖文字存之。是洲虽兴废弹指于数年之间,苟使文字有传,则亦异日之辋川甫里竹垞西陂也。”正如张镒所料,随着他的离世,水香洲无人打理,很快就荒芜破败了。俦社社友陈实铭在另一篇序中感慨:“是洲之盛衰兴废两年间耳,时之至暂者也。”

  此时回溯历史,不得不赞叹张镒决策的智慧,正因《水香洲酬唱集》流传下来,才让人们在时隔近百年,还能记起曾经有一位水香洲主人,还能想象当时水香洲碧水连天的美景和一群徜徉在其间吟咏唱和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