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一叶知秋 一叶千秋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12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秋叶遇上寒露,秋意渐深。十月,津城大街小巷的树叶逐渐变幻出不同的颜色,层林尽染,装扮秋色。秋日的花与叶如同一幅幅雕刻出的精美画卷,而你能想象在一片秋叶上作画,又是怎样的浪漫与唯美吗?

  “一片树叶,小到可以微缩花鸟鱼虫,大到可以装下大好河山。”津门叶画绘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孔明说,一叶可以知秋,也可以“知千秋”。

  津门叶画绘制技艺,是以不同类别、颜色、质感、形状、大小的叶片体现不同的意境,特点是在植物叶片上作画,与其他绘画所需的材料有明显特殊的区别,由于叶片的颜色和造型差异,所需的绘画步骤和技法不同。叶画制作过程繁冗复杂,首先是对不同叶子的选择和搜集,要求这些秋季成熟叶子质地厚实、色彩丰富、叶面和根部自然曲线完好。

  “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天气转凉,树叶含水量降低、质地干燥,颜色也从绿到黄、由黄转红,甚至呈现出黄绿交织的过渡色,这时候的树叶,每一片都带着独有的秋意,色彩最丰富,也最有‘脾气’。”孔明说。在天津能找到哪些用来画画的树叶?孔明的选择一般是梨树叶、山楂树叶,还有不多见的银白杨树叶——一面绿色、另一面覆着白色绒毛。此外,央堤甲叶、鹅掌丘叶、菩提树叶也是他的“画纸”,通常用到的叶子有十余种。

  即便是精心采摘的秋叶,也不都是“合格品”。孔明告诉记者,100片树叶,最终筛选出来的不过十余片,“有的叶脉不完整,有的边缘有破损,有的颜色不均匀,都得淘汰”。此后,树叶还要经历“压平”与“风干”的考验:先清除表面的污垢与油脂,再将树叶夹在书本或报纸中压平,根据想要的色泽控制闷放时间,“想要深褐色就多闷一阵,想要浅黄色就缩短时间”。

  “家中祖辈做中医药行业,开始是为了分辨植物药材品种而在叶片上绘制药物性能和功效,后来扩大了创作素材与领域,开始叶画的创作。”孔明表示,自己已经是第六代传承人,经过摸索和改进,结合各种毛笔工具和不同颜料以及自配的矿物颜料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现在已经形成了传统工艺美术与中西方绘画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别人看树叶是风景,我看树叶是画布。每一片树叶在动笔前,都要经过精心构思,有的叶片弧度优美,有的颜色独特,有的边缘带齿……树叶的形态、颜色都是‘天定’的,我的工作就是顺着它的‘天性’,让画与叶融为一体。”孔明说。

  从筛选树叶的“百里挑一”,到构思创作的“顺势而为”,再到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守正创新”,叶画的内涵正在不断赓续。孔明说,自己正在准备《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人物的创作,“一片树叶的寿命有限,但通过叶画,它能把世间的美、文化的魂一直传下去”。

  记者 王轶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