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即将结束,“节后综合征”却赖着不走,作息混乱、身心疲惫?别急,这10招帮你摆脱困扰。
减掉肚子
先坐直身体,再将臀部向椅子深处移动,随后自然挺直背部、展开胸廓。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呼吸,还能让腹部肌肉持续微收缩,在不经意间达到锻炼效果。
加速循环
快速搓手40秒,能有效加快周身血液循环。这个简单的动作相当于为血管做了一次“高效清理”,能显著提升心肺频率、加深呼吸、打开气道,增大肺部通气量,从而置换出深层的浊气。
消耗热量
吃多动少是“节后综合征”的主因。节后第一周,重点是为身体“切换模式”,消耗掉多余能量。不妨多吃些高纤维蔬菜如香菇、芹菜、韭菜,为疲惫的肠胃进行一次有效“大扫除”。
改善胃肠
除了饮食调理,节后还应重视活动。推荐一个坐着就能做的“鼓腹呼吸法”:用鼻子深吸气,让腹部充分鼓起;然后深呼气,腹部向内收缩到极限。这样的微运动,坚持2—3分钟,可有效增加肠蠕动,防治便秘和消化不良。
醒脑解乏
节后投入工作要迅速调整作息,如果工作时已经觉得乏力,可以通过干梳头来醒脑提神。所谓“干梳头”,就是用两手十指微屈从前额开始梳头,经头顶到枕部;再以十指从太阳穴梳头,经头两侧到枕部。这样反复梳1—2分钟即可。干梳头时能感受到头皮微微发热,此时脑部供血量增加,从而缓解压力和疲劳,缓解头部各种不适。
改善睡眠
对于起床困难的人,建议恢复原来的生活规律,睡好“子午觉”——晚上11点前睡觉,中午休息20分钟,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节后有人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失眠症状,建议调节生物钟,做到起居有序,重新恢复健康的睡眠规律,比如吃饭前先运动一会儿,慢跑、羽毛球、乒乓球、健身等可消耗一些能量,以达到晚上更好入睡的效果。
解腻提神
在上午喝一杯绿茶,假期大鱼大肉吃得多,节后喝点绿茶,既解油腻又提神。因为绿茶是生茶,没有经过炒制,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矿物质等保留较多,可更好地帮助脂肪代谢。
放松眼睛
假期很多人有了休闲时间看手机、看电视、看电脑,但时间长了眼睛不舒服,可以用手掌简单缓解眼睛疲劳。将两手手掌搓热,掌心罩于眼部,此时双眼微闭。3分钟后放下手,睁开双眼,看远方3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替几次,可有效缓解眼疲劳。
缓解酸胀
缓解颈部酸胀做一做推墙运动。这个运动类似于做俯卧撑,只不过是把地板换成了墙面。重点在于双手与肩同宽,指尖向上,鼻尖接触到墙面为一次。脚与墙的距离越大,运动的强度就越大,所以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建议3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
帮助收心
节后上班的不适应状态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由于过节期间不规律的生活导致,解决的办法是收心。“收”本身就是一种约束,所以节后回归工作可以适度自我增压,比如上班第一天可以从制订工作计划表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记者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