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转学王家坪(5)
班主任是河南人,所以豫籍学生人数最多而且很自然地抱成一团,成为学校中的主流派。有少数北方省籍(如天津、山东)学生,也与河南学生结成一帮。其他南方省籍的学生,分别来自江、浙、皖、赣、鄂等省,人数都很少,很难形成像豫籍学生那样的地域群体。不过由于河南学生的强势专横,他们也很自然地增强了彼此联系,声息相通,互相关切,隐约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因而很容易产生大大小小的摩擦与冲突。也许班主任正需要这样的局面,以便于他的党化教育与思想统治。不过当时我们根本没有考虑过此类政治问题。
由于省籍的原因,我自然归属于南派,在该校期间,很少与河南同学交谈,当然他们也从未主动找我聊天。他们大部分都住在一起,与我同寝室的则是河南以外省籍的人。南派人数不多,但其中藏龙卧虎,虽不如北方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却也不乏智勇兼备不畏强敌的豪杰。记得有位名叫罗翔的湖北人,原本是航校学员,且已进入单飞阶段,却由于毕业前想在女友面前露一手而毁了“翔程”。在一次飞行训练中,事先约定女友乘某班轮船渡江,观看他驾驶飞机从轮船侧面低飞掠过,满心指望女友可以近距离观赏其翱翔的英姿,却不料因角度有误,连人带机一头栽进江中。幸好他比较灵活,迅速爬出机舱,得以保全性命,但最终还是遭到开除军籍的严重处分。罗翔英姿飒爽,热心快肠,所以无形中成为南派头面人物。南派中可以与罗翔相提并论的还有两位,一位是罗翔的老乡,两人亲如手足。名字我早忘了,只记得他身材修长,仪态潇洒,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常常高谈阔论,显示见多识广。虽然不如罗翔那样沉稳大气,但常能以妙趣横生的胡侃吸引众多听众。其最大特点是放言无忌,因为已先后进过几次所谓“培训班”(即变相集中营,以“感化”思想偏激青年为主的拘留所),而且又确实查不出任何“异党”背景,随抓随放,反而破罐子破摔。另一位是上海人,只记得姓裔,因为这个姓少见,反而记住了。他原先是银行职员,着装整洁,浓眉大眼,一表人才。下巴总是刮得青青的,颇有西方绅士风度。因为口音相近,他常常爱找我闲聊,主要是谈京剧唱腔。我自幼受父亲影响,稍微能够听懂,因此成为裔兄的知音。他不仅是戏迷,而且还曾花钱拜师成为票友,最常吟唱的是《还珠吟》中那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程派唱腔摇曳婉转,特别富有感染力。